但是蒙虎却浑不在乎,乃至还冲着一名盯着他瞧的行人没好气地诘责道:“喂,看甚么看?!”
惠盎再次高低打量着蒙仲,旋即便笑着将后者一行人请入了府内。
被他拦下的行人,是一名大抵五十岁摆布的老者,后者细心地打量了蒙仲几眼,旋即答复道:“倘若你说的惠盎,乃是前国相惠盎,那么就在城内……你沿着这条街往东行,待看到「武氏酒坊」后往北走,那边有一条街巷称作「惠子巷」,巷内即有我宋国前国相惠盎的府邸。”
“惠大夫,这两个池子,是天然构成的吗?”
见此,蒙仲便抱拳说道:“这位阿兄,我等来自商丘、景亳一带,与惠相乃是乡邻,家中有长辈命我到彭城时前来拜见惠相,不知惠相可在府中,可否代为通报一声?”
不过在颠末简朴的摸索后,惠盎已经信了五六分了,至于剩下的四五分,惠盎信赖只要二人略微相处一下,就能清楚地辩白出来。
约莫等了有大半个时候,待等邻近傍晚时,便有一队甲士庇护着一辆马车来到了府邸,旋即,从马车上走下一名男人,目测大抵四十多岁,身穿青袍,头戴玉冠,手持一柄入鞘的宝剑,在一队甲士的簇拥中,迈步走向府门。
当然,在靠近惠盎前,蒙仲等人被那队甲士先解下了随身照顾的兵器,并且简朴地搜了身。
“惠府……应当就是这里了。”
听闻此言,四周的甲士们亦纷繁转头看向蒙仲,脸上尽是震惊,毕竟,但凡是宋国人,就没有不晓得庄夫子的,毕竟那位但是他们宋国的圣贤啊。
见此,惠盎脸上立即暴露惊奇之色,看看面前的蒙仲,再看看手中的竹简,几次几次后难以置信地问道:“你的教员,竟是庄夫子?”
说着,蒙仲便从怀中取出了庄子亲笔所写的竹简,双手将其递给惠盎,口中说道:“这是我的教员叫我转呈给惠大夫的。”
蒙仲当然明白对方是甚么意义,不过就是不清楚他们的身份秘闻罢了,毕竟惠盎乃是宋王偃身边的治国谋臣、肱骨亲信,不是谁来了瞎编几句就能进府,万一此中混有特工、刺客该如何办?
惠盎的书斋有些乱,木架上、箱子里,到处摆满了竹简,蒙仲猎奇地拾起一册翻开一瞧,却不测埠发明竟然是儒家的书册。
“如何了?”惠盎见此猎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