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的俄然冒头,若说其背后无人,钟氏毫不会信。
见她如此,太夫人便更加地看重她,家中大小事件多会请她过来商讨,也是一份尊敬之意。久而久之,便连吴、高、林、钟这几人,亦对她非常信重。
太夫人非常珍惜她的懂事,便经常劝她出来走动,又顾恤秦彦雅幼年失考,便将她当作嫡长孙女养在身边,还派了极稳妥的仆妇顾问瘫痪在床的秦彦端。
她本日起得早,此时已是微感怠倦,便叫人拿一只隐囊放在背后靠着,环顾了世人一眼,方渐渐隧道:“留你们下来,是要与你们说件事,此事……”她说到这里俄然愣住,转首唤周妪:“妪,你去一趟蕉叶居,请大夫人过来一趟。我一时却忘了,这件事她也需晓得。”
自秦世宏毕命后,俞氏母子三人便被太夫人接至中路主院,将德晖堂南面的一所温馨高雅的院子单拨了出来,供他们居住,便是蕉叶居。
诸人闻言,皆沉默不语。
自回府后,俞氏每日皆会去德晖堂走两趟,朝定暮省、雨雪不辍,谨守端方、从无超越。而每逢初1、十五这两日,她则是从早到晚足不出户,尽量不与两院诸人见面。
太夫人隔窗瞧去,只见俞氏款款步上曲廊,身上披了件素面竹灰棉氅衣,头发上、肩膀上皆落了雪。一旁扶着她的秦彦雅也是浑身的雪花,两小我立在廊下扑掸着,又有小鬟上前帮手除屐,一时便未及进屋。
薛二郎一起护送秦素回青州,半途还帮着措置了一群强匪,这般恩典,秦家总要有些表示,哪怕明知对方并不在乎,礼节上却不能落了下乘。
她主着中馈,操心一家子的吃喝用度,董凉总领诸事,其侄董安管着采买,这二人分开让她顿觉不便。
俞氏是个见机之人,住进蕉叶居便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凡府中有丧事,她必会避开。每年几位夫人过寿,她皆是从不列席的。而当年林氏有孕以后,病体初愈的俞氏乃至还带着未足一岁的秦彦雅避去了府外,于上都城外的白马寺为亡夫诵经、为宗子祈福,整整静修了三年,直待林氏生下了嫡长女秦彦婉并长至周岁过后,俞氏方才回府。
一听这话,吴老夫人不由喜动色彩,一迭声隧道:“甚好,甚好。终是君姑想得全面,如此便不虞路途有误了,那左诚聪明谨慎,可堪一用。”
高老夫人端起茶盏,不冷不热隧道:“姒妇如愿以偿了。”语罢饮了一口茶。
钟氏暗自打量着吴老夫人,那张无悲无喜的脸,此际看来,总有那么几分高深莫测。
董凉去多数做甚么,两院夫人就算不晓得,也能猜出两分来。必与薛家有关。
太夫人所言的大夫人,便是秦世宏的遗孀俞氏。
林氏却蹙起了眉,忧心忡忡隧道:“董凉这一走,便只要冯德与周喜这几个了。不日便至年下,诸事庞大,丧中亦有丧中的端方,且气候又冷,每日采买也成题目。”
太夫人便叮咛:“叫大夫人和雅儿出去吧,廊下冷得很。”
周妪便叫人端了一张鼓凳来,置于太夫人身后的位置,秦彦雅扶俞氏坐了,方转立于堂前,柔声道:“太祖母恕罪。雪俄然便下得大了,我不放心母亲一人出来,便跟着过来了。屋中此时正熬着药,雅儿还需归去看着,这便辞职。”说着便折腰施礼,复又直身站好,仪态风采皆是上佳。
待她分开后,太夫人便遣去了屋中使女,只留下周妪奉侍,方缓声道:“前些日子,董凉去了多数,约摸要到来岁初才气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