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全程旁听的徐尚庸点了点头,表示了解,前次丰城侯李贤被劫了辎重的事儿,南京六部的大佬们带着上面的小弟,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了账,把丰城侯保了下来,谁还顾得上杨尚荆的事儿?
“调些识字儿的,给这帮人先扫扫盲。”杨尚荆摆了摆手,也不觉得意,归正他想处理的就是个识字率的题目,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窜改运气,这帮受过练习的兵丁,哪怕是残废了,回了家里还能持续发光发热。
总而言之,杨尚荆设想的流程是如许的,狼筅固然是竹子做的,但是上面是要安上铁头儿的,不然拿着毛竹戳人,有个毛的杀伤力?这就触及到了炼铁,能够炼铁了,黄岩县的工房秉承着节约节俭、艰苦朴实的精力,用残剩的铁料熔炼几把刀出来,以供军需,是不是就没题目了?
嗯,大头兵嘛,不明白事理的还是有的,都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那一类内里的,杨尚荆摆摆手:“也不需其他,但凡是能走的齐步子、站得直身子的,便打回原卫所去,轮换一批人过来,现在这局势,也不怕那些个卫所的军官给本官使绊子,以次充好了。”
“郎中所言极是。”徐尚庸表了个态,“前次运粮秣军器的公文,也只说剩下的酌情措置,现在也没个下文,末将修书一封,让家中大人帮手打问一番。”
杨勤应了一声暗见晓得,然后说道:“现在这从各卫所招来的白叟,练习也是到了瓶颈,总也有些学不会认字的,或者是觉着读书无用的,不知如何措置?”
“狼筅等物,虽为兵器,然矿贼便可锻造,本钱极低,若将上好的毛竹运往南直隶,经有司锻造,再运回黄岩县,只怕劳民伤财,不若由南京兵部派能吏、大匠前来督造,分批造册,以供军需……”
杨尚荆接过来瞅了两眼,点点头,这封公文他算是捉摸了好些天了,来由站得住脚,天然也和黄岩县的实际有关,普通的汗青线上,戚继光抗倭的时候,就是在台州练的兵,在这里鼓捣狼筅,当然要比在南京鼓捣便利的多了。
核心军队必然要熬炼再熬炼,到时候组建一个尖刀队玩斩首,剩下的当作平常的士官,有效批示战役,本地多山,崎岖不平,想靠着列队枪毙战术在这里所向披靡,还是有些困难的,戚继光的鸳鸯镇就是小范围矫捷战役的典范,固然忘了鸳鸯镇到底是如何构成的,但是让经历丰富、勇猛善战的“士官”临阵批示,配上弓箭、火枪、狼筅等兵器,结果必定差不了。
杨尚荆现在还在鼓捣当场采买这件事儿,这触及到他今后能不能堂而皇之地采买本身造的火药,毕竟口儿一开,剩下的事儿就简朴了,“因循旧历”这类说法,杨尚荆第一次感觉这么敬爱,毕竟他这少詹士兼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兼黄岩县县令的差事,就是这么鼓捣出来的。
但是炼铁嗳,这特么是炼铁!内里多大的利润?兵器采买这套路,就是杨尚荆把钱从本身的左手塞到右手,顺带着一部分遗漏到本身的兜里,而指甲缝里的那些,塞给南京那帮子瘪三,就能把他们喂得饱饱的。
坐在徐尚庸身边儿的杨勤当即站起家来,回道:“回郎中的话,新招收的军户后辈,已然能列队划一,只是后续的科目,不尽如人意。”
当有了这个熔铁锻造兵器的权力,且证明本身造的设备还不算差以后,是不是就能进一步要求“不劳民伤财”了?当然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像搞狼筅这类毛竹子成品一样,闷声发大财了,得给南京兵部、户部、工部的大猫小猫们塞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