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再说两句敲打的话,这时朝廷雄师已畴昔一半,远方传来一阵急骤的马蹄声,陆汇提示道:“公爷,朝廷中军到了。”
元宵节之变后,杨雄杨易义结金兰,成为一段嘉话,这么多年下来,仍有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双杨结拜,内里不无太后的影子,其目标不过乎拉拢稳定中西。但两人豪情甚坚,庭牙和南宁虽相隔万里,杨易每年春节都会前去青麓山脉火线,看望杨雄这位大哥。只是客岁兵马倥偬,南蛮人大肆进犯,吴明亲领雄师声援,杨易从西地于尘赶回后,又马不断蹄的跟着吴明去了。他的春节也是在望乡谷过的,以是连拜访杨雄也担搁了。
听杨易如此说,杨大志中只是打动,但他只愣了愣,就痛快答允下来:“既如此,那做大哥的就不矫情,厚颜占占小弟便宜了。”
等吴明先容完了,杨雄才道:“公爷,京都之战干系太大,太后对此甚是正视,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他虽说着客气之语,但话里不无担忧。商羽坤担忧的,不过乎朝廷权势过强,一旦和中西抵触,己方抵挡不住。吴明得他奉养多年,天然清楚其小算盘,转头看了他一眼,冷声道:“顿时就要攻京都了,朝廷愈强,则己方权势就多一分,胜算就越大,又有甚么不好……”
六月十三日,朝廷雄师姗姗来迟,终究到达京都。吴明带领一众将领亲迎于五里外,雄师达到时,正自傍晚,太阳还未沉上天平线。看着一队队兵士衣甲光鲜,行动整齐的从身边而过,商羽坤感慨道:“百战之兵,正该如此。向闻杨雄虎门以后,将兵之术一流,很有先祖之风,本日一见,固然不虚也。”
攻陷京都以后,但愿真能如杨雄所言,结束乱世吧。吴明道:“杨兄真是一代帅才,不但仗打得好,连辩才也如此了得,我可说不过你。对了,这几位都是我中西肱骨,杨易,还不过来见过你家兄长。”
他话才未落音,就听得太后的声音自马车内响起:“如何开打趣了?规复国土是本宫心愿,现在顿时就要攻打京都,焉能落下此等盛事?所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值此非常期间,又怎能少了陛下?”
太后凤冠霞披,轩辕复峨冠博带。此时太阳已沉上天平线下,可两人明黄打底,都是一身盛装,就如两轮明日,不但刺眼,且贵气逼人。吴明以降,统统人都跪了下来,同声道:“臣等见过陛下,见过太后。”
一见到杨雄,杨易早有些按捺不住,一听吴明提起,赶紧上前一步,行了一礼道:“杨易见过兄长。”
“起来吧,不消多礼。”
世人下了马,那马车也停在了路边。杨雄走上前来,向吴明拱了拱手道:“公爷,几年不见,你还是老模样。”
两路雄师会猎于京都,一下堆积了近四十万人,而京都独一守军二十万。初看起来,仿佛南汉方面占优,实在不然。一旦触及到十万人以上范围的战役,人数已不是决定胜负的关头,而在于统帅。其将兵之术以及策画常常能摆布胜负。杨雄虎门后嗣,又统领北伐军多年,军事才气天然不缺,如果是他带领雄师和中西军磨合,吴明天然放心。可朝廷却临阵换帅,这就有些费事了,吴明遍数朝廷,也找不到比杨雄更合适担负主帅的。如果朝廷派个饭桶过来,那可如何办?想到这里,他看了杨雄身后的马车一眼,眼中不无忧愁。
吴明将视野从马车上收回来,笑了笑道:“杨兄,你窜改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