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固然经济掉队,但矿产资本丰富,首要有铁矿、褐煤、铝矾土、铅锌矿、石棉、岩盐、重晶石等,此中煤炭储藏量达38亿吨。波黑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本,潜伏的水力发电量达170亿千瓦。丛林覆盖面积占波黑全境面积的46.6%,此中65%为落叶植物,35%为针叶植物。这些资本还都没有停止有效开辟;一旦胜利开辟将会动员波黑的经济生长。首要产业有电力、煤、铁、铝、拖沓机、小汽车、电视机等。经济以农业为主。首要农产品是谷物、蔬菜、甜菜、生果、亚麻、烟草、肉类,奶。牲口以养羊为主。
萨拉热窝属于波黑,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这个国度的名字她很陌生;但是提起这个国度的都城萨拉热窝,她影象犹新,那就是来自同名电影。
萨拉热窝分为老城、中间城、新城、新萨拉热窝4个行政区。老城区的贸易街有500多年汗青,始建于土耳其统治期间。石块铺就的老街,两侧是波斯尼亚民族气势和土耳其气势的修建。一排排的手工艺品店铺错落有致,期间异化着咖啡馆、烤肉馆和清真寺。这里的手工艺品有几百年的汗青,从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雕镂和铜质花瓶、各种壶、罐、圆盘艺术品到手工制做的木质烟盒、金饰盒等,应有尽有。萨拉热窝老城风采的装潢画、各种式样的金银金饰、另有效波黑战役遗留的炮弹壳打磨制作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这个征象在欧洲独一无二。
梁晓秀在克罗地亚见到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演员巴斯卡后,记着了萨拉热窝这个都会的名字,她决定从斯洛文尼亚赶往萨拉热窝。胆小、猎奇是她的特性,她想晓得萨拉热窝和何故成为第一次天下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至公在萨拉热遇刺,导致第一次天下大战发作。为记念刺死斐迪南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当时的拉丁桥后改名为普林西普桥。第二次天下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军民在萨拉热窝同德国法西斯展开苦战,终究击溃了德军。为怀想在二战中为保卫萨拉热窝而捐躯的义士们,市内建有一座义士记念碑和豪杰瓦尔特的半身泥像。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一些南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黑定居。阿瓦尔人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端入侵,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接踵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波黑地区多次分属四周的各个国度。12世纪末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大的国度。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很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垂垂构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本地的穆斯林与塞尔维亚族人都利用塞尔维亚语,但在风俗风俗、品德标准和代价看法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奥匈帝国的领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据。
20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本国影片数量有限,在为数未几的本国影片中,《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度喻户晓,当时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当时梁晓秀的一些同窗看过10几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他们能大段大段背诵影片的台词,以此为乐。瓦尔特是中国群众气目中的豪杰。现在她来到影片中的这座都会,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