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 第68章 樵史演义(5)
熊明遇沈惟炳熊奋渭周宗建
假饶得展回天力,才是当年报国心。
徐良彦申用懋文震孟郑鄤
韩继思易应昌乔允升冯从吾
涟疏未蒙发票,而忠贤疏先下,念其勤奋,录其谨慎矣。又明日而涟疏下,没其忠爱,罪其沽直矣。忠贤罪案代其任咎,忠贤逆德代为分剖,自疏自票,尽出忠贤之意。恐涟疏未及省览也。怀冲太子何故不育?裕妃何故革封?皇上南郊之日,胡朱紫何故暴亡?未有有其事而不传以外音。忠贤不戮,客氏煽处,恐摆布尽忠贤、客氏之人,皇上真伶仃耳!
且说魏忠贤,偶尔一日,与阁老叶向高遇于五凤楼。各叙礼毕,忠贤道:“外边这些官儿,就如邪狗普通,尽管乱咬。咱那边有好口去呼喊他。老阁台也该叮咛他声,留了性命也好。倘然圣怒不测,连老阁台也救他不及了。”叶阁老道:“上本的,大臣小臣分歧,都是赤忱为国的人。老公何仍旧邪狗呼之?为今之计,老公不如临时谢事。所谓‘救寒莫如重裘,去谤莫如自修’。”魏忠贤呵呵大笑,拱拱手竟自去了。
且说吏科魏大中,是第一个肯上本的。他拉了六科的同心朋友,共十余人,上一公疏,只就杨与魏忠贤两个本都不发票的话,痛说一番。本上道:
莫言世上无公道,路上行人丁似碑。
这几本书,一册一册都纂成了。送与魏忠贤做底本。真正同己者进,异己者摈,竟不成个朝廷了。当时又有《选佛录》,不知是哪个做的,也有东林在内,倒是明哲保身,不肯建言肇事的多。未曾得本来,只记得几个,本来是:
又过了几日,尚书赵彦等六部,只除了三四个忠贤亲信,合上了一本,请退忠贤,以消群疑,以固国本。天启批道:“朕自有主张,卿等不必过计。”嗣后如太常卿胡世赏,道里胡土奇,你一本,我一本,连连的参劾。忠贤恰像惯偷汉的妇人,惯偷摸的贼盗,凭人说的说,骂的骂,就如没有耳朵的,只当不听得罢了。本竟留中,概不批发。恰是:
赵南星杨涟攀附龙左光斗
枉有谟裨庙算,空留残牍勒贞珉。
孙居相李邦华乔允升王洽
王心一顾宗孟姚士慎张振秀
叶向高孙承宗刘一燝韩
李蕃曹钦程吴淳夫孙国桢
由他风波起,只是不开船。
申用懋范景文邹之麟姚士慎
杨栋朝方应祥申绍芳魏浣初
刘廷元孙杰刘志选李春烨
霍维华徐大化周应秋崔呈秀
阮大铖卓迈李鲁生梁梦环
侯恂游土任张光前贺娘
不幸一点忧时泪,洒向千秋论世人。
孙鼎相徐良彦文震孟侯恪
今后魏忠贤内有客氏、王体乾一班人做亲信,外有崔呈秀、魏广微、顾秉谦、阮大铖、杨维垣、倪文焕一班人做虎伥,心粗胆壮,意得志满。本日升一个两个是摺子内的人,明日一一个两个是摺子内的人。却有一点知己不没,倒感恭敬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这五六个君子君子,也还不敢脱手。杨涟这几个,怎肯因他升用,肯松他一步?少不得忠心激起,要弄出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