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 第89章 樵史演义(26)
伤情不觉垂双泪,触忌同时赴冥途。
李继周星夜往南京进发,到石城门住下。进城先禀了马士英,随即奏闻弘光。弘光差两个北京内官迎他入城,权住兴善寺。张王两内官一见了那太子,便抱足恸哭,连那太子也不知何故,又叫喊不出姓名。弘光闻声说了,不觉大怒道:“真假未辨,何得便做出这模样来!就是真了,让位不让位,还凭我主张。这厮好大胆!”遂赐张王两内官和李继周死。恰是:
正在行事,有旧寺人高起潜侄儿序班高梦箕,密奏太子在浙。弘光遂差东宫旧内官李继周,奉御礼召来。李继周领了旨意,前至杭州遍访,传闻过去金华府去了。连夜赶到金华,寻见了那太子,在一观音寺里。李继周细认了一番,却有六七分相像,只得跪下,口称:“奴婢叩小爷头。”那太子道:“我认得你,只是健忘你姓名了。”李继周道:“奴婢唤做李继周,奉新皇爷旨,驱逐小爷进京。”那太子道:“驱逐我进京,让天子与我做不让天子与我做?”李继周道:“这事奴婢不知。”遂把出御札奉上。此时轰动了金华府大小官员,都来朝见,送供应,送嗄程。慌乱了两日,不敢逗留,拨大船送到杭州。巡抚张秉贞普通也来朝见,同文武大小官员,支应那太子畴昔。
瞻尘展祭心如割,忍听哀声不泪流。
慷慨令君投劾去,肯因五斗不返来。
但嗟漏网分歧尽,留此奇凶致国亡。
春燕返来非故主,夜乌啼处是新愁。
若使纳银称秀士,不如弃职赋返来。
众官具狱词奏上,竟供称:“高阳人王之明,系王鼎孙。家破南奔,遇高梦箕家人穆虎,教以诈冒东宫。非出己意。”当时马士英既病在寓,大学士王铎等面奏此事,弘光亦泪道:“朕未有子,东宫果然,即东宫了。”次日高梦箕也不知真假了,上本说:“奸谋已露。”御史陈以瑞又上奸宄诡计一本,弘光批道:“王之明好生护养,勿骤加刑。俟警告天下,愚夫愚妇皆已明白,然后申法。”又次日,都察院掌院李沾,粘示通衢:“王之明冒充太子。”也有信的,也有不信的。恰是:
帝阙遥遥楚天碧,满眼风烟江水急。
天不祚明生民贼,何必恨闯杀先皇。
且说阮大铖用计,非常结识了马士英,安插亲信,企图入阁。便连士英也弄他去了,赐蟒玉未久,就升了兵部尚书,还是统兵防江,放肆越甚。入朝谢恩,又令杨维垣上一本,请恤三案被罪诸臣。却又便细细开列姓名。弘光只批该部酌议。时有礼部尚书顾锡畴,已被大铖谗谤,士英勒令乞假回籍。又唆御史张孙振上一本道:“在告尚书顾锡畴险邪,有玷秩宗,乞赐追夺诰命。”本里专指他请削温体仁而谥文震孟为秉公废公。弘光批令锡畴致仕,震孟、体仁该部确议。一时朝野沸腾,民气不平。
权尚书锋芒太露仲冬时节雨初收,新日罩重楼。闲中翻驳金陵事,情悄悄双锁眉头。南鸟孤飞尽处,长江千里悠悠。
大铖与东林为仇,恨那文震孟系讲学一派的人,故辅温体仁又是震孟的紧敌手,遂唆吏部尚书张捷,特上一本道:“故辅温体仁,清执忠谨,当复文忠之谥。顾锡畴以私憾议削。文震孟宜改谥,不当与体仁并列。”一时朝臣都把舌吐道:“天子偏安一隅,若贤奸乖舛,一旦至此,何故建邦立治!”马士英晓得公道不平,只得票本上略示补救。弘光批道:“温体仁准复谥。文震孟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