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书谣 > 第167章 齐地巨贾(二)

我的书架

青石垒起的两面院墙在繁华的长街一侧隔出了一条温馨的小道,我哈腰避开首顶晾晒着的几排鱼干,猜疑道:“先生莫非不但愿无恤放人?”

“两位,里边请――”蒙纱珠帘一翻开,内里走出来一名端倪清秀的少年。

“我没见过清歌的脸。”张孟谈把几碟干果往我这边推了推。

“我们到了。”张孟谈一抬手拦下了浮想连翩的我。

“裙摆上绣泽兰的阿谁吧。”我伸手一指,其他五个没被选中的女孩随即微微一礼,行动极文雅地合上门退了出去。

入了那一帘明珠,便有四个白衣粉裙的小婢迎了上来,两个扶着我们,两个恭恭敬敬地跪下身子拿湿布、干布轮番擦净了我们的鞋靴。在我左手边靠墙的处统统一排彩漆木架,从上到下共分了七层,上头齐齐摆着绘了各色花草的木牍。只最上层的一片木牍与旁的分歧,简简朴单只用黑漆在髹红底的木牍上画了一张五弦琴。

从康庄到雍门街走了不过半刻钟便到了。这里没有喧闹的人群,各处的商贩,站在雍门街的一头深吸一口气,只要扑鼻的香气。脂粉香,美酒香,女人香。

现在天下各国,教坊各处着花,但最着名的,还要属临淄城的这条雍门街。这里不分贵贱,非论出身,只要你有钱,便可一夜赏尽天下美人。

我没法辩驳张孟谈,因为我晓得秦人在各国的暗线早在两代国君之前就已经布下了。公子利现在虽与晋人缔盟,但上天若赐他一个踏马中原的机遇,他决计不会放过。秦国这些年冬眠于西陲,大要上不与中原各国相争,但他们谛视东方的眼睛向来没有闭上。

“别抚清歌常日抚过的就好。”张孟谈抬手一扯房梁上垂下来的一枚金穗子,一层如烟似雾的烟云纱随即飘落而下,把操琴的女孩隔在了纱幕以外。

“秦人的细作?因着我是赵世子亲身带返来的人,在晋国倒真没有人像先生如许置疑我。先生在担忧甚么?怕我奉了秦伯之命在晋国兴风作浪?”

“老位置,本日不喝梨花春,喝醉曦,上细白骨杯。”

我抬头谛视着每一扇半合的窗户,在心中勾画着现在倚在窗后,懒起打扮的美人。

“呵,这清乐坊里莫非就只要清歌女人一人能入得了先生的眼?”我看了一眼轻纱外满脸委曲的美人,嘲弄道,“那小弟待会儿可得好好瞧瞧,这名动临淄的乐伎清歌到底有多美。”

“齐地的富庶,各国的商户。”

“高店主明天还是老位置?”带路的少年问。

张孟谈弯着嘴角低头轻咳了两声,待他再抬时,仿佛已经收起了笑容,也收起了那份虚假的惶恐:“女人既然已经挑了然,那孟谈也没甚么好坦白的。女人是秦将军府上悉心教养的孤女,面貌无双,心有七窍。两年前,孟谈第一次见女人,女人还是秦太子府的歌伎。两年后,秦太子换了人,女人却摇身一变,成了我们晋国太史的高徒,四卿的座上宾。女人如许的境遇,对于一个女人来讲,实在有些古怪。这让孟谈很难不起狐疑。”

好一群貌美如花,进退有度的女人啊!那些出身卑贱的贩子只要在清乐坊里花上一金,就能感受一番卿家士族的报酬,难怪齐地的教坊闻名天下。

“女人,那你在这里看到了甚么?”张孟谈笑着望向虹织坊门外车马交叉的阛阓。

张孟谈支开了奉侍的四个小婢,驾轻就熟地带着我穿太长廊,天井,走进了一处敞亮的厅堂。

我此番入齐,原只想在无恤身边帮衬着做一些事情,好让他能早日安然归晋,没推测却惹得张孟谈因我而心生顾虑。我冷静停下脚步,思忖半晌,正色道:“是阿拾让先生操心了。实在,只要无恤安然无恙,齐国的事我能够不过问。至于细作之说,实是无稽,我不想辩白甚么,先生今后与我相处久了,天然就明白了。”

推荐阅读: 毒宠万兽太子妃     当身体中有条龙后     盛世独宠:逆天娘亲腹黑宝     极品中书郎     最强贵婿     偷香窃玉2     修仙养娃记事     神级保镖1     千年老尸要娶妻     重生之风云再起     爱你,情非得已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