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书谣 > 第225章 孔门问学(三)

我的书架

“不是,孔丘虽与他同氏,却分歧宗。孔悝是蒯聩的外甥,卫侯的表兄,现在他在卫国很有权势,子路就在他的采邑蒲邑为宰。”

“蔡拾,你非秦人?”孔丘借动手上的拐杖迈上了主屋的台阶,我见他迈步时左脚有些生硬便赶紧上前搀扶了一把:“回夫子,弟子是晋人,居于新绛。”

“并重。”这个题目我早前就思虑过无数次,因此答复得极快。孔丘听完,笑而不语,我因而接着又道:“识礼叫人知耻,明刑令人生畏,治国治民二者皆重。”

端木赐从道旁的小贩手中买了几颗圆润饱满的李子笑着递给了我和无恤:“实在,这些年从宋、卫、齐三国慕名而来的学子比鲁人还要多,西北方来的秦人也很多。不过,自伯鱼离世后,夫子的身材就大不如前了。现在在书院讲学的,多是几个被夫子正视的弟子。”

端木赐在来的路上提示过我,他说退学后,孔丘会对每位弟子停止一次问学考查,以借此体味每个弟子的才气和品德。才气品德居上者,夫子才会传授他们高深的学问;人中之下者,夫子会别的传授合适其程度的东西。

大院前停了一辆牛车,牛车旁还站着几个儒生打扮的青年。和我一样,他们每人的手里也都提着一捆用麻绳束好的肉干。

我在内心当真思忖了一番,才点头恭声回道:“禀夫子,晋人知刑,鲁人识礼,然晋国多触刑者,鲁国多逾礼者。两国俱乱,无别。”

一年后就死了。我嘴里甜美适口的李肉俄然就没了味道。

我顺着他的指尖望去,但见绿树环抱当中有一座青石墙,黑瓦顶的大院。

“这几人是半月前卫国大夫孔悝保举到我这儿来的,待会儿他们会与你一起行拜师礼。”端木赐笑着加快脚步迎了上去。

孔丘出来了?我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转过了身子。

“严峻甚么?怕孔老爷子骂你?”无恤拉着我走到了大门的另一边。

“贤弟,愚兄这里有个不情之请。”端木赐停下了脚步。

三年前,季孙氏的家主季孙肥在听了孔丘弟子冉求的劝说后,把留居在卫国的孔丘接回了鲁国,并尊他为国老。但国老之称只是个浮名,年近七旬的孔丘在返国后还是没有获得鲁公的任用。以是,而后的几年里他便转而把统统的精力都投注到了创办私学和对各国古籍的清算与编辑中。

“先生放心,小弟记下了。”

孔门尊师重教,拜师之礼亦繁复非常。

“夫子年事已高,常日又都是子渊在他身边陪侍。他二人虽是师徒,却情如父子。伯鱼归天不久,此番子渊又病重,我怕夫子一时难以接管,还望贤弟能临时代为坦白。等过些光阴,子渊病好些了,再奉告夫子。”

“端木先生,这些人都是来听孔夫子讲学的吗?”我看着身前身后分歧春秋分歧打扮的人们猎奇道。

“伯鱼是夫子的独子,夫子回鲁后一年他就抱病离世了。”端木赐说到这里脸上不免有了几分哀色。

大院的门口,我们与四个卫国来的学子一一见了礼。

“好,这个主张好,等候会儿见完了孔夫子,我们就去阛阓多买几套儒服吧!我要留下来好好听几天课。”

“哦,吾平生未曾到晋,你且说说,晋与鲁有何别?”孔丘这么一问,站在台阶摆布两侧的四个卫人齐刷刷把目光投到了我身上。

“非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吾觉得,礼,重于刑。”孔丘说完迈步走进主屋,在面朝大门的一块蒲席上坐了下来。

推荐阅读: 旱魃神探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校园全能王牌少女     鬼医废柴妃,邪王别缠我!     绝美狐仙赖上我     绝品道医在都市     良薄梦,绕青烟     一听钟情:首席的冷艳美妻     重生贵妻:豪门老公别乱来     凤凰于飞:妖孽美男哪里逃     英雄联盟之黑暗深渊     夜寻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