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伴着吟出的一句“直为斩楼兰”挥出长剑之时,一道凌厉的剑气从“青冥剑”的锋刃上透射而出,隔空斩在三尺外一株雪松的细弱树干上,在饱经风霜磨砺坚固树干上斩出一道长约一尺,深约一寸的剑痕。
这一次穿越却不似前次那般“裸穿”,当他在一片茫茫雪山当中醒来,身上虽与前次普通赤条条毫无牵挂,手中却还握着这柄“青冥剑”。
前一世禹天来水到渠成的冲破后天八重的瓶颈、打通任督交汇进入真气大周天循环的第九重境地后,修为是日渐深厚,却再次死死卡在后天转天赋的门槛上,怎都没法翻开六合玄关,感到六合元气而后引气入体,将一身后天真气转化为更加精纯凝练且具更多妙用的天赋真气。
提及来上一世即便贵为帝王,此剑他也极少离身。数十年下来,此剑几近已经与他血肉相连、呼吸与共,偶然他乃至能够模糊感受这柄上古名剑以内模糊出世了一丝灵性,能够与本身情意相通、同悲同喜,运转时愈发得从心所欲、意到剑出。或许恰是这个启事,才使得此剑伴着他一起穿越来这个新的天下。
穷数十年之功,禹天来将这些隐脉及窍穴全数贯穿,在体内构建了一个庞大非常的真气循环体系。窍穴乃后天真气之源泉,经脉乃真气运转之途径。开辟的窍穴越多,积蓄的真气便越深厚;经脉贯穿得越多,真气应用便越灵动多变。到最后禹天来的修为境地固然还是囿于后天之境,但气力之强已经远远超出后天境地的极限。只可惜当时世上已无天赋之境的妙手,也没法让他来考证本身这变态的后天之境与正牌的天赋之境孰高孰低。
只是他这剑气必须借“青冥剑”才气发挥出来,有效间隔也只在三尺以内,唯有能力尚算差能人意。
上一世除了内功修炼,禹天来又苦心孤诣地研讨剑术,将穷天下之力汇集的数百种或完整或残破的剑法去芜存菁、裁剪融会,最后演变出十二路尽皆精绝奥妙的剑法,连同他本来把握的“达摩剑法”以及展转从被他归入宫中的红豆处学到的“九天玄剑”,他把握的足以列入绝顶之林的剑术多达十四种。现在他所发挥的“歌吟剑法”便是此中之一。
既然没法求诸于外,禹天来便转而专注于发掘人体本身躲藏的力量。既然已经做到天下之主的位子,他手中能够操纵的资本天然庞大到凡人难以设想的境地。在上一世,他不竭汇集各种奇功秘技来精研参悟,又调集很多武学、医术、法术、玄学等方面的杰出人才以备咨询,终究与人体奇经八脉与三百六十五处窍穴以外,又发明一百零八条隐脉及三万六千五百零一个隐蔽窍穴。
这便是为何由古至今,冲破天赋之境越来越艰巨的启事。并非当世之人的资质不及前人,也并非当世传播的武学不及古武,实在是跟着元气的淡薄,表里交感打通六合玄关这一步天然也变得越来越艰巨。等元气淡薄到近乎无存,天赋之境便也成为绝响。
现在的禹天来又变回十五六岁的少年模样,地点的是一座白雪皑皑的高山之巅。算起来间隔他再次穿越,并由一个耄耋白叟返老还童,身材的力量、强度、速率、耐力以及五识感到也再次退化晋升,已颠末端整整一年。
他的吟声中仿佛包含着一股摄民气魄的奇特力量,令人不知不觉沉浸入诗歌的境地当中难以自拔,同时他掌中“青冥剑”演变剑势亦随诗句意境的转换由低徊而转为昂扬,直至最后一剑怒斩,其势如绝世名将率貔貅之士长驱直入,取敌酋首级于百万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