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郡国三蝗。
三月,丁卯,葬光武天子于原陵。
三月,戊辰,司空张纯薨。
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公元五三年春,仲春,丁巳朔,日有食之。
乙未,司徒冯勤薨。
蒲月,大水。
有星孛于紫宫。
建武三十年甲寅,公元五四年春,仲春,车驾东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因而群臣不敢复言。
甲子,上幸鲁济南;闰月,癸丑,还宫。
上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上感此文,乃诏虎贲中郎将梁松等按索《河》、《雒》谶文,言九世当封禅者凡三十六事。因而张纯等复奏请封禅,上乃许焉。诏有司求元封故事,当用方石再累,玉检、金泥。上以石功难就,欲因孝武故封石,置玉牒此中。梁松争觉得不成,乃命石工取完青石,无必五色。丁卯,车驾东巡。仲春,己卯,幸鲁,进幸泰山。辛卯,晨,燎,祭天于泰山下南边,群神皆从,用乐如南郊。事毕,至食时,天子御辇登山,日中后,到山上,换衣。晡时,升坛北面,尚书令奉玉牒检,天子以寸二分玺亲封之,讫,太常命驺骑二千馀人发坛上方石,尚书令藏玉牒已,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事毕,天子再拜。群臣称万岁,乃复道下。半夜后,上乃到山下,百官明旦乃讫。甲午,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太子即天子位,尊皇后曰皇太后。
是岁,起明堂、灵台、辟雍,宣布图谶于天下。初,上以《赤伏符》即帝位,由是信誉谶文,多以决定怀疑。给事中桓谭上疏谏曰:“常情面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叙,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特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贤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代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偶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君小之偏言,述《五经》之公理。”疏奏,帝不悦。集会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以谶决之,何如?”谭沉默,很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没法,将下,斩之!”谭叩首流血,很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道病卒。
夏,四月,癸酉,车驾还宫;己卯,赦天下,改元。
南单于比死,弟左贤王莫立,为丘浮尤韑单于。帝遣使赍玺书拜授玺绶,赐以衣冠及缯彩,是后遂觉得常。
夏,四月,戊子,徙左翊王焉为中山王。
建武三十一年乙卯,公元五五年夏,蒲月,大水。
冬,十月,辛未,以司隶校尉东莱李詃为司徒。
仲春,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年六十二。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奋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力,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以挞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统辖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规复前烈,身致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