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元二年辛巳,公元二六一年春,三月,襄阳太守胡烈表言:“吴将邓由、李光等十八屯同谋归化,遣使送质任,欲令郡兵临江迎拔。”诏王基部分诸军径造沮水以迎之。“若由等准期到者,便当是以震惊江表。”基驰驿遗司马昭书,说由等可疑之状,“且当清澄,未宜便举重兵深切应之。”又曰:“夷陵东西道皆险狭,竹木丛蔚,卒有关键,弩马不陈。今者筋角濡弱,水潦方降,废盛农之务,徼难必之利,此事之危者也。姜维之趣上圭阝,文钦之据寿春,皆深切求利,以取淹没,此近事之鉴戒也。嘉平已来,累有内难,当今之宜,当务镇安社稷,抚宁高低,力农务本,怀柔百姓,未宜动众以求外利也。”昭累得基书,意猜疑,敕诸军已上道者,且权愣住地点,须候节度。基复遗昭书曰:“昔汉祖纳郦生之说,欲封六国,寤张良之谋而趣销印。基谋虑浅短,诚不及留侯,亦惧襄阳有食其之谬。”昭因而罢兵,报基书曰:“凡办事者多曲相从顺,鲜能确然共尽理实,诚感忠爱,每见规示,辄依来旨,已罢军严。”既而由等果不降。烈,奋之弟也。
己巳,吴主以张布为中军督。改葬诸葛恪、滕胤、吕据等,其罹恪等事远徒者,统统派遣。朝臣有乞为诸葛恪立碑者,吴主诏曰:“隆冬出军,士卒伤损,无尺寸之功,不成谓能;受托孤之任,死于竖子之手,不成谓智。”遂寝。
甘露四年己卯,公元二五九年春,正月,黄龙二见宁陵井中。先是,顿丘、冠军、阳夏进中屡有龙见,群臣觉得吉利,帝曰:“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
初,汉昭烈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内奸,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及姜维用事,建议觉得“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重关头镇守以捍之,令游军旁出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天然疲惫;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因而汉主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
吴都尉周到建议作浦里塘,群臣皆以难堪;唯卫将军陈留濮阳兴觉得可成,遂会诸军民就作,功费不成胜数,士卒多灭亡,民大愁怨。
夏,六月,京陵穆侯王昶卒。
癸卿,司马昭固让相国、晋公、九锡之命,太后诏许之。
冬,十一月,车骑将军孙壹为婢所杀。
景元元年庚辰,公元二六零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十一月,诏尊燕王,待以殊礼。
是岁,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戈壁汗入贡,因留为质。力微之先世居北荒,不交南夏。至可汗毛,始强大,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五世至可汗推寅,南迁大泽。又七世至可汗邻,使其兄弟七人及族人乙旃氏、车惃氏分统部众为十族。邻老,以位授其子诘汾,使南迁,遂居匈奴故地。诘汾卒,力微立,复徙居定襄之盛乐,部众浸盛,诸部皆畏服之。
十仲春,甲午,以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元天子上
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昭位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太后命令,罪行崇高乡公,废为庶人,葬以民礼。收王经及其家眷付廷尉。经谢其母,母色彩稳定,笑而应曰:“人谁不死,正恐不得其所”以此并命,何恨之有!及就诛,故吏向雄哭,哀动一市。王沈以功封安平侯。庚寅,太傅孚等上言,请以王礼葬崇高乡公,太后许之。使中护军司马炎迎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于邺,觉得明帝嗣。炎,昭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