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遣使者拜秃发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乌孤谓使者曰:“吕王诸子贪淫,三甥残暴,远近愁怨,吾安可违百姓之心,受不义之爵乎?吾当为帝王之事耳。”乃留其鼓吹、羽仪,谢而遣之。
王恭入赴山陵,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之。恭罢朝,叹曰:“榱栋虽新,便有黍离之叹!”绪说国宝,因恭入朝,劝相王伏兵杀之,国宝不准。道子欲辑和表里,乃深布腹心于恭,冀除旧恶;而恭每言及时政,辄厉声色。道子知恭不成和协,遂有相图之志。
杨盛遣使来请命。诏拜盛镇南将军、仇池公。盛表苻宣为平北将军。
三河王吕光即天王位,国号大凉,大赦,改元龙飞。备置百官,以世子绍为太子,封后辈为公侯者二十人,以中书令王详为尚书左仆射,著作郎段业等五报酬尚书。
燕征北大将军、幽、平二州牧、清河公会母贱而年长,雄俊有器艺,燕主垂爱之。宝之伐魏也,垂命会摄东宫事、总录,礼遇一如太子。及垂代魏,命会镇龙城,委以东北之任,国官府佐,皆选一时才望。垂疾笃,遗言命宝以会为嗣;而宝爱少子濮阳公策,意不在会。长乐公盛与会同年,耻为之下,乃与赵王麟共劝宝立策,宝从之。乙亥,立妃段氏为皇后,策为皇太子,会、盛皆进爵为王。策年十一,素蠢弱;会闻之,心愠怼。玄月,章武王宙奉燕主垂及成哀段后之丧葬于龙城宣平陵。宝诏宙悉高阳王隆参佐、部曲、家眷还中山,会违诏,多留部曲不遣。宙年长属尊,会每事陵侮之,见者皆知其有异志。
六月,癸酉,魏王珪遣将军王建等击燕广宁太守刘亢泥,斩之,徙其部落于平城。燕上谷太守开封公详弃郡走。详,珪之曾孙也。
帝嗜酒,流连内殿,醒治既少,外人罕得进见。张朱紫宠冠后宫,后宫皆畏之。庚申,帝与后宫宴,妓乐尽侍;时朱紫年近三十,帝戏之曰:“汝以年亦当废矣,吾意更属少者。”朱紫潜怒,向夕,帝醉,寝于清暑殿,朱紫遍饮宦者酒,散遣之,使婢以被蒙帝面,弑之,重赂摆布,云“因魇暴崩”。时太子暗弱,会稽霸道子昏荒,遂不复推问。王国宝夜叩禁门,欲入为遗诏,侍中王爽拒之,曰:“大行晏驾,皇太子未至,敢入者斩!”国宝乃止。爽,恭之弟也。辛酉,太子即天子位,大赦。
珪军于鲁口,博陵太守申永奔河南,高阳太守崔宏奔海渚。珪素闻宏名,遣吏寻求,获之,觉得黄门侍郎,与给事黄门侍郎张衮对掌秘密,创建轨制。博陵令屈遵降魏,珪为中书令,出纳号令,兼总文诰。
纳故中书令王献之女为太子妃。献之,羲之之子也。
戊午,魏军至阳曲,乘西山,临晋阳,遣骑环城大噪而去。燕辽西王农出战,大败,奔还晋阳,司马慕舆嵩闭门拒之。农将老婆帅数千骑东走,魏中领将军长孙肥追之,及于潞川,获农老婆。燕军尽没,农被创,独与三骑逃归中山。
魏王珪打击常山,拔之,获太守苟延,自常山以东,守宰或走或降,诸郡县皆附于魏,惟中山、邺、信都三城为燕守。十一月,珪命东平公仪将五万骑攻邺,冠军将军王建、左将军李栗攻信都。戊午,珪进军中山;己未,攻之。燕高阳王隆守南郭,帅众力战,自旦至晡,杀伤数千人,魏兵乃退。珪谓诸将曰:“中山城固,宝必不肯出战。急攻则伤士,久围则费粮,不如先取邺、信都,然后图之。”丁卯,珪引兵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