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魏广阳简王建、临淮宣王谭皆卒。
尚书令何尚之以老请致仕,退居方山。议者咸谓尚之不能固志。既而圣旨敦谕数四,六月,戊申朔,尚之复起视事。御史中丞袁涉录自古隐士有迹知名者为《真隐传》以嗤之。
吐谷浑王慕利延卒,树洛干之子拾寅立,始居伏罗川;遣使来请命,亦请命于魏。丁亥,以拾寅为安西将军、西秦、河、沙三州刺史、河南王;魏以拾寅为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西平王。
丁巳,魏以乐陵王击忸为太尉,南部尚书陆丽为司徒,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丽以迎立之功,受心膂之寄,朝臣无出其右者,赐爵平原王。丽辞曰:“陛下,国之正统,当承基绪;效顺奉迎,臣子常职,不敢慆天之功以干大赏。”再三不受,魏主不准。丽曰:“臣父奉事前朝,忠勤著效。本年逼桑榆,愿以臣爵授之。”帝曰:“朕为天下主,岂不能使卿父子为二王邪!”戊午,进其父建业公俟爵为东平王。又命丽妻为妃,复其子孙。丽力辞不受,帝益嘉之。
三月,辛卯,魏葬太武天子于金陵,庙号世祖。
甲申,魏主母闾氏卒。
鹦鹉先与天与私通,既适怀远,恐事泄,白劭使密杀之。陈庆国惧,曰:“巫蛊事,唯我与天与鼓吹来往。明天与死,我其危哉!”乃具以其事白上。上大惊,即遣收鹦鹉;封籍其家,得劭、瀎书数百纸,皆咒诅巫蛊之言;又得所埋美女,命有司穷治其事。道育逃亡,捕之不获。
高宗之立也,高允预其谋,陆丽等皆受重赏,而不及允,允毕生不言。甲子,周忸坐事赐死。时魏法深峻,源贺奏:“谋反之家,男人十三以下本不预谋者,宜免死没官。”从之。
陇西屠各王景文叛魏,署置贵爵;魏统万镇将南阳王惠寿、外都大官于洛拔督四州之众讨平之,徙其党三千馀家于赵、魏。
以东安公刘尼为尚书仆射,西平公源贺为征北将军,并进爵为王。帝班赐群臣,谓源贺曰:“卿肆意取之。”贺词曰:“南北未宾,府库不成虚也。”固与之,乃取兵马一匹。
江夏王义恭还朝。辛未,以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录尚书仍旧。
先是,瀎自扬州刺史出镇京口,及庐陵王绍以疾解扬州,意谓己必复得之。既而上用南谯王义宣,瀎殊不乐,乃求镇江陵;上许之。瀎入朝,遣还京口,为行留处罚,至京口数日而巫蛊事发。上惋叹弥日,谓潘淑妃曰:“太子图繁华,更是一理,虎头复如此,非复思虑所及。汝母子岂可一日无我邪!”遣中使切责劭、瀎,劭、瀎惶惧无辞,惟陈谢罢了。上虽怒甚,犹未忍罪也。
秋,七月,张永等至碻磝,引兵围之。
壬辰,徙汝阳王浑为武昌王,淮阳王彧为湘东王。
初,潘淑妃生始兴王瀎。元皇后性妒,以淑妃有宠于上,恚恨而殂,淑妃专总内政。由是太子劭深恶淑妃及瀎。瀎惧为将来之祸,乃曲意事劭,劭更与之善。
壬寅,庐陵昭王绍卒。
尼恐爱为变,密以状告殿中尚书源贺。贺时与尼俱典兵宿卫,乃与南部尚书陆丽谋曰:“宗爱既立南安,还复杀之。今又不立皇孙,将倒霉于社稷。”遂与丽定谋,共立皇孙。丽,俟之子也。戊申,贺与尚书长孙渴侯严兵保卫宫禁,使尼、丽迎皇孙于苑中。丽抱皇孙于顿时,入平城,贺、渴侯开门纳之。尼驰还东庙,大喊曰:“宗爱弑南安王,大逆不道,皇孙已登大位,有诏,宿卫之士皆还宫!”众咸呼万岁。遂执宗爱、贾周等,勒兵而入,奉皇孙即天子位。登永安殿,大赦,改元兴安。杀爱、周,皆具五刑,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