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怕本身看不到燕北衰弱的机遇,更怕本身底子就等不到那一天!
而获得东莱以后,只要能闭锁连接辽东的外洋诸岛,就能制止州郡为田豫海贼所祸。何况没了后顾之忧,若能与曹操结合北抗燕北,莫非不是大有可为吗?
“公仁,你感觉公路的建议如何?”
袁绍楞了一下,他没想过要南下取东莱,毕竟在田豫的水军手上让他吃了太多的亏,特别在那些海寇投入田豫麾下以后更是讨不到一丝好处,燕氏的船队在海上神出鬼没,一旦战事起则袭扰各地本地,让他摆布不能兼顾。
袁绍仍旧没有答复董昭的话,不知想到甚么沉着神采,发问一句与北守南攻并不相干的话,却令董昭瞪大了眼睛。
袁绍没有回声,如果荀谌、郭图等人在这,他那里还会如此迟疑;亦或颜文淳于三将未折,他又何必如此困顿?可目下再说这些都已没用。
也就是说,现在是东莱最空虚的时候!
如此看来,取徐州的事情就简朴很多了——等公路撕毁盟约,攻取徐州。当刘玄德兵败,他再出兵击走袁术。
但这件事被袁绍按下,只当是个笑话听听。他不是不想要徐州,但一来不忍无端攻击谦谦君子般的刘玄德,二来就算攻击刘备,也不肯与袁公路分徐州而治。
在这名义上青州之主的身后,是青州集结出的三个校尉部,欲北渡大河攻击渤海,并向冀州西北部挤压麹义部。他的兵马囤积于黄河南岸,筹办对渤海郡再度策动攻击。
民气可保,申明不失!
这件事的关头不在因而否要和袁术共攻徐州,而在于攻取徐州以后的事——袁绍担忧与燕北作战中元气大伤落空爱将的他,不是袁术的敌手!
‘刘玄德在徐州很得民气,袁某莫非就不能有民气了?’
但此时经董昭之口提出,令袁绍如醍醐灌顶普通脑筋清楚——目下并非剿袭渤海的最好机会,却的的确确是剿袭东莱的好机会!乃至都不需求让曹操、刘备他们出兵,只要现在他集结兵马打击东莱,田豫的海寇必然没法反对!
一旬之前,袁术的使者到达青州,固然他们在先前中原方才传出燕北前去洛阳的动静以后便动手和谈,但袁术的使者前来明显并非为了和谈,而是联盟。
这不是攻取渤海最好的机遇,青州的力量尚不敷以攻取渤海,更不敷矣与燕北为敌。可袁绍另有别的机遇吗?他已经将近五十岁了!可那燕北,那燕北还不到三十岁,恰是如日中天。
目下固然媾和,但袁术派来青州的使者较着流暴露袁术的意义……借关东四路兵马结合之际,共攻刘备,取徐州分而治之!
话说到这,袁绍本该面露轻松,可恰好他的脸上更加凝重了。
北方佯攻渤海,实则取东莱?
说到底,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袁绍要徐州,但不与袁术同取。他在董昭的话中,找到一条通往统领徐州更轻易的路。袁绍很体味袁术的脾气,他做下的筹算,就算没有本身附和,他也是要去做的;或者说,因为本身不附和,公路才更要去做!
袁术不满淮南之地,但何如刘表已在荆州站稳脚根,部将孙策有其父之勇,率军横扫广陵,使得扬州刺史刘繇震惊,继而自领扬州牧称徐州伯,这才激发了与陶谦乃至继任者刘备的冲突。
袁绍听了董昭这番话,不但没有怒意,抚掌而赞道:“你说的很好,袁某也恰是这个意义,公路此举并非明智,我们不与他结合。公仁,就依你的建议,我们佯攻渤海,实取东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