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禄、郭氏和柳玉娘住前院,王兴和李青则住后院,依王东禄的话说,后院清幽,更合适王兴读书。
主仆二人各吃一块冰糕今后,感受炎热尽消,李青拿出帕子给王兴擦擦手,王兴站起家来,往山下看去。
……
亭子正中间有一个石桌,桌旁另有四个石凳,王兴坐到石凳上,李青把竹篮放到石桌上,问道:“公子,吃块冰糕吗?”
周家村别看只是一个村庄,倒是很不简朴。其不简朴之处,在于村中有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当明天子朱翊钧的教员,曾经的内阁首辅,致仕在家荣养的中极殿大学士申时行。
申家作为周家村最为显赫的家世,高门大院,占地极广,就像一个威权森严的地点,令王兴家如许的小门小户的乡党,望而却步。
王兴的演唱似咏、似叹,激昂中透着平和,自有一股看破世情和功名的萧洒。李青经常听到王兴哼唱一些好听的歌曲,自是见怪不怪,只是用佩服的目光看着王兴。
李青揭开层层棉被,拿出一块冰糕,捏着冰糕上的竹签,递给王兴,然后本身也取了一块。
致仕后,其弟子故旧仍有很多,宦海人脉未绝,何况其宗子申用懋在兵部任职,次子申用嘉在广西任职,都是宦海中人,天然门庭若市,登门拜访的达官朱紫络绎不断。
竹篮内里放了一个木匣,匣内则是王兴制的冰糕和冷冻生果,内里用小棉被裹得严严实实,如许短时候内冰糕是不会化的,比及身燥体热,吃上一块,暑热尽消,岂不爽哉?
“吃一块吧,怪热的。”王兴说道。
这个密室当然就是王兴制冰之处,每天让李青往前院送冰盆、冰镇生果,虽是炎炎夏季,但王家倒是风凉恼人,没有度夏之苦。
王家的新院子已经建成,挑了一个黄道谷旦,王家人搬进了新家。这个院子共有两进,大门朝南,进门是主院,五间正房,东西配房各有三间,有杂物间、厨房等,西边一个甬道通向后院。
这个期间,技术是不会等闲传给外人的,有技术的人多数是父传子,子传孙。如果没有儿子,只要女儿,那就招赘,传给半子;后代皆无,那就收个干儿子,再传艺给他。
事情定下,王兴再不操心。每日读读书,写写字,带个俏丫环不是游山就是逛水,日子过得端的清闲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