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明挑眉,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逐步散去人群中的程羲和与谢雁回:“多谢两位施主。”
寂静厉穆的音乐中,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
慧莲笑着应了,道:“约莫师父和两位想的一样吧。”
程羲和点头:“是,我们一起从家里走过来的。”
让她红了脸,下认识避开叶骄阳清澈的眼眸,不美意义起来。
半夜的戏台上,共同着音乐,演员们正唱得热烈。
并不是统统的玄门中人都会对他们的仪程顶礼,且静明也是感激程羲和当日送经文之举。
但若凡人来看,只会在台下看到一片空荡。
最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几次三次。
当代影视文娱业固然发财,但目连戏常常一年一唱,也就是在中元节这一天赋会有现场可看。
他们是修士,却情愿在放焰口时如心中普通顶礼膜拜,静明答应修士们在寺旁演一回目连戏又有何不成?目连救母的故事本也是佛家传说。
“日出东来还转东,劝人积德莫行凶......”几人还没聊几句,四周却响起了戏曲之声。
所谓目连戏,就是以目连救母为题材,官方连络孝道以后编辑的劝人向善的剧目。
当时只道是平常,而到了明天,谢雁回却只感觉心中有没法捉摸心境在鼓胀。
实际上,台下摆放整齐的长条板凳上,坐了很多和他们一样猎奇的幽灵。
中元节也是佛家的盂兰盆会,思源寺在山路入口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正在放焰口。
看到台上的演员,程羲和笑了,道:“我传闻演目连戏的一半都是修士,虽说佛道皆源从天道,但你师父竟情愿让他们在思源寺四周上演,也是可贵。”
话一说完,就想起两人是玄门修士,大抵也和他们差未几:“哦,对了你们也是来施食的吧?”
这就是放焰口,颠末这套仪程,佛力加持下,食品已能为鬼消受。
太明街头,此时已是后半夜,白日的鼓噪完整停歇,路上没人没车,除了浪荡的幽灵,四周安好得无声无息,唯有氛围里偶尔飘过黄裱纸的燃烧纸灰味。
不知不觉,两人一起走到了太山的另一头,思源寺地点的山上。
他们起家时,恰好被步下台阶的慧莲发明,他转头和师父静明说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