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后的三国 > 第692章 称臣

我的书架

这也是陆凯不敢私行做主的首要启事,钟会的真正用心尚未可知,但晋国的猖獗反攻则是能够预感到的,如果这一次再投入兵力搞个得不偿失的话,陆凯倒以为不如隔岸观火。

事关严峻,陆凯天然也不能私行做主,此时必然得禀报吴主孙皓,不过在上报吴主之前,陆凯还是事前与弋阳的陆抗获得了联络,争夺在这件事上面达成共鸣。

钟会攻占襄阳以后,规复了大魏的灯号,自主为魏兴王,并大封群臣,封胡烈为前将军,夏侯咸为右将军,句安为左将军,王买为后将军,钟邕为长史,田续为襄阳太守,皇甫闿、爰青为摆布护军,兵马十余万,阵容浩大,仿佛成为晋蜀吴以外的第三方权势。

看到钟会的手札陆凯略微有些惊奇,不过想想也普通,现在钟会叛变了晋国,以是才会挑选投奔吴国,只不过钟会的表示也太神速了一点,那边方才拿下襄阳,这边就已经是派来使者和吴国联络了,明显有些迫不及待。

只不过当时钟会和陆抗职位都不高,不成能摆布战局的生长,最后诸葛诞兵败身故,东吴方面派出的援兵也丧失惨痛,成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独一让钟会担忧的就是襄阳南面的江陵之敌,陆抗打击弋阳之时,就派陆凯进驻当阳,对襄阳是虎视眈眈,固然这一起人马是为了陆抗打击弋阳起管束作用,但如果襄阳有变,吴人必定会毫不踌躇地扑上来。固然钟会的人马多于陆抗的人马,一对一的话钟会必定不会发怵,但如果北面吃紧之时,陆凯在背后捅上这么一刀子,那钟会恐怕就真的吃不消了。

不过陆抗以为这倒是一个机遇,此时的前提和当年淮南三叛之时的前提美满是大不不异的,当年魏国独大,气力刁悍,司马昭统兵亲身征剿,不管在兵力上还是物力上,都占有着绝对的上风,以是最后才呈现诸葛败亡的环境。

扔以陆抗原则上同意了钟会的称臣要求,不过这件事还得吴主孙皓点头才行,陆抗派人以六百里加急的速率报之了孙皓,孙皓在和群臣商讨以后,也同意了钟会的请降要求,至于详细的事件,还需求派出使者来和钟会联络,共商大计。

吴国面对魏晋的兵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年诸葛诞在淮南兵变的时候,就曾要求吴国的援助,也是向吴国称臣,当时吴国也派出了援兵,前去寿春救济。在当时,钟会和陆抗做为敌对阵营的一方都插手了此次战役,并且在战役当中都有不俗的表示。

为了消弭南线的隐患,让钟会能够集合兵力与北面之敌周旋,钟会立即派人与陆凯联络,说了然本身反晋的态度,但愿能够通过称臣进贡如许的体例,与东吴缔结友爱盟约,守望互助,共拒******。

与当初的情势分歧,现在的天下局势,或可用天翻地覆来描述,蜀人占有了长安,任凭司马炎如何调兵遣将,都没法攻破潼关和武关的防备,在西线,两边堕入了对峙状况,而如许的对峙状况,必然会管束住晋军主力军队,在南线的防备力质变会减弱。

而钟会的兵变,无异阳给司马炎更加沉重地一击,襄阳未叛之前,陆抗攻陷弋阳,就象是一柄尖刀直插仇敌的关键,固然锋利,但却显得有些薄弱,很能够随时会遭到晋军来自两侧的围歼。

世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仇敌,有的,只是永完的好处。

就在钟会和吴国互抛榄橄枝的时候,严睿也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洛阳,去面见司马炎。(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规则怪谈:冲了鬼新娘,我不当人了     世人皆知本座无敌了     鸿蒙圣祖     超强兵王在都市     穿书后我成了饕餮     极品萌宝:霸道爹地护妻狂     爵爷宠上小甜心     女配等死日常[穿书]     借尸填魂     傲世云皇     强势扑倒:国民男神女儿身     LOL:我!怒送一血就变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