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骏是司马懿的第七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当明天子司马炎的叔父,司马炎称帝以后,封他为汝阴王,位高权重,也算得上是司马家属中实权派的代表人物。
羊祜挑选了从比来的线路上向晋阳进军,这条路刘胤当然不会陌生,因为从晋阳到上党,蜀军就是从这条路上打过来的,涅县还是蜀军进入上党以后的霸占的第一座县城。
刘渊委任大将呼延攸为河东太守,率兵五万去攻打蒲津关。
但两次渡河的失利让晋军完整地丧失了但愿,全部蒲坂津的作战任务由计谋打击转入了计谋戍守。
这点兵马,如果分离到河东平阳二郡去,确切显得过分薄弱,应对匈奴人打击也显得力不从心,以是司马骏干脆放弃了平阳河东二郡的戍守,将平阳安邑两座郡城连同几十座县城十足地扔给了匈奴人,本身将三万兵马全数收缩起来,死守蒲津关。
当然现在匈奴人还没有阿谁力量去打击关中,起首强渡黄河就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晋军两次试图渡河,集合了大量的船只和人马,都未能胜利,匈奴人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只会骑马射箭,想要渡河,试比登天。
不过做为河东第一要塞,蒲津关天然是粮草充盈的,死守两年涓滴没有题目,呼延攸的打算没有见效。
不过就算现在匈奴人就算有才气渡河,也不成能去尝试,因为现在的匈奴人的计谋重点,还保持在河东河北一带,晋国仍然是他们最大的仇敌,只要攻陷洛阳,打败晋国,匈奴人才有持续向外扩大的筹算。
蒲津关阵势险要,背倚黄河,南北两山相夹,是天然的险阻关隘,司马骏在蒲坂四周十里以内依险要修建防备工事,以反对匈奴人的打击。
条条大道通罗马,去晋阳远不止这一条路。
但就算匈奴人没有渡河筹算,拿下蒲坂来,也就是为了毁灭河东境内最后的一支晋军,毕竟司马骏的这一支军队呆在那儿,对匈奴人节制河东是一个极不稳定的身分。
按理说,想要和晋军两路夹攻,攻打晋阳,现在恰是刘胤进军的最好机会,不过,刘胤并没有向北进军的筹算,占据安邑以后,刘胤亲身率军望西南行来,剑指蒲津关。(未完待续。)
蒲津关保卫战,打得也非常的艰苦,呼延攸几次强攻未果,就采取的耐久围困的战术,蒲津关固然地形庞大阵势险要,但团体而言,过分局促,呼延攸恰是操纵这一点,掐断他们的粮道,逼迫司马骏投降。
匈奴人轻取河东二郡以后,天然也将目光投向了蒲坂,只要能拿下蒲津关,就即是翻开了另一扇的门,为匈奴人超越黄河进军关中缔造在了前提。
河东郡并不属于并州,在东汉时归司隶校尉统领,是拱卫京师的三河要地之一。曹魏时,归司州统领,在魏正始八年的时候,析河东郡北部十二个县为平阳郡,不过在风俗上,河东郡战役阳郡仍合称为河东地区。
河东郡阵势平坦,地盘肥饶,人丁浩繁,一向是曹魏政权中比较首要的一个郡,刘渊起兵兵变以后,也一向正视对河东郡的攻略,刘渊乃至一度有迁都平阳的筹算,只不过因为蜀军进入上党,刘渊才不得不腾出时候和精力来对于蜀军,对于河东郡倒是松弛了,乃至于匈奴人固然掌控了河东郡的大部分县,却始终没有拿下蒲津关来。
但紧接着匈奴人的兵变接踵而来,胡奋受命赶回并州安定兵变,将蒲津关的戍守重担,交给了汝阴王司马骏。
不过既然晋军走了这条路,刘胤就不管如何不成能跟在晋军的屁股前面,亦步亦趋,起首这不是刘胤的气势,其次在刘胤心中,另有一个更大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