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190章 虎头蛇尾

我的书架

有这么一帮子人在扯后腿,孙权的壮志大志又如何能实现得了?

陆逊的主张获得了孙权的支撑,重修邾城加大武昌的防备纵深实在是和孙权一向秉承的守江必守淮的理念极其类似的,孙权为了拿下江淮之间的这片地盘,数度用兵,锲而不舍,还不就是为了加大建业的防备纵深吗?

陆逊在孙权大力支撑下,重筑邾城,并以三万兵马戎守之,要晓得终吴一国,都始终没有超越三十万兵马,陆逊以天下非常之一的兵力来驻守邾城,可谓是重镇当中的重镇,除了建业以外,恐怕没有第二座城池有如许的报酬了。

难不成曹爽和司马懿就因为吴国的入侵就那么等闲地和解了?

而现在的陆逊,正在兴建邾城,并没有伴同孙权参与此次的北伐。

众将皆随声拥戴,以为朱据言之有理,都以为此时战况倒霉,不如撤兵罢战为好。

邾城在长江之北,与西都武昌隔江遥遥相对,三国初立时,此城归属于魏国,魏国兵马隔江可望武昌,陆逊深觉得忧,吴赤乌二年,陆逊率军霸占邾城,大修重修,将邾城改革为江北的一座军事要塞,使魏人再不能等闲地饮马长江。

当时很多人对陆逊的行动不解,吴国具有长江天险,又何必辛辛苦苦地江北另立要塞,邾城背对长江,无险可御,仿佛并没有多少计谋代价。

孙权想不通,但究竟上,曹爽远没有他想的那么宽弘大量,高风亮节,之以是让司马懿领军,曹爽实属无法之举,毕竟宗室和亲信当中,能带兵兵戈的廖廖无几,曹爽才不得不让司马懿领军,倘若现在宗室当中有曹真、曹休那样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司马懿恐怕那儿风凉那儿呆着去了。

孙权一脸的阴沉,如果说这么些年来北伐一向难有建立,这些大臣的态度占有了很大身分,每次孙权起兵征讨,必有一堆大臣前找各种来由来劝谏,一旦战事倒霉,这些人又开端在孙权的耳边吹风,劝说孙权退兵罢战。

孙权见状,面带忧色隧道:“元逊可有良策否?”

威北将军诸葛恪却有分歧的定见:“陛下大肆发兵,敌未至则先退,岂不让天下人嘲笑?司马懿固然短长,但已经是耳顺之人了,黄土埋了半截,有何惧哉?今芍陂一战,王凌丧胆,我军气势正盛,断不成此时退兵,以丧士气民气。”

不然孙权在建业城歌舞升平,对岸魏号角鼓连天,这日子寝食难安啊。

悠长以来,东吴的政治权势分为江东派和淮泗派两大派系,江东派以顾、陆、朱、张四大豪族为代表,而淮泗派则以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程普、吕蒙为代表,跟着周瑜吕蒙等人的前后病逝,江东的政治格式较着窜改了,固然淮泗派另有诸葛瑾、步骘等一些重臣犹在,但跟着顾雍担负丞相,陆逊拜为上大将军,文武枢首的位置皆为江东大族所执,江东派已然成一家独大之势。

如许的战役,实在打得很无趣,固然说吴军打了很多仗,几近没有多大的丧失,但总这么打,军心士气必定不振,很多兵士的内心,都是想着还没开战就要撤退了。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仿佛已经成为了孙权每次打击的主基调了,每次北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略微有些波折困难,就草草结束了。

一时之间,孙权便又萌发了退意。

可说到撤退,孙权心内里又有些不甘心,毕竟这一次孙权但是下了很大决计的,倾尽天下二十万的兵力,就想要玩一把大的,可到头来如果还是一样的虎头蛇尾草草结束,恐怕只会再次被天下人嘲笑。

推荐阅读: 边城追凶     梦醒不知爱欢凉     神秘帝少甜宠妻     国师大人假正经     镇国仙尊     反派:主角人设崩塌,我恶贯满盈     农门贵子     阴界阎王     顾先生,予你情深     恶魔首席,晚上见!     渡灵异事     仙狐之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