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上人一看,果如元羽上人所言,本身所执白棋输了半目。
神仙对弈,灵禽环抱,这哪是人间所能见到的无上瑶池。此地固然渐愈热烈,但两位上仙却不受半点影响,道法自是高深。
想此仙山之顶,这青石不知存在了多少万年,受仙气精华淬炼,其坚固之处又岂是浅显仙器所能伤得了的,由此可见这神仙手中长剑实为神兵,又或是经他磨炼了多年的仙器。
元羽上人说道:“自前次一别,又过了数个春秋,我遍访仙山而还,想到的首要之事,就是与道兄弈上几局,还望没有打搅道兄清修。”
本来先到的这位神仙恰是元羽上人,乃是真品上仙,连他本身也记不清到底升入仙界多少年事了。而厥后这神仙则是璇玑上人,同为真品上仙,不知何年何月在仙界当中偶遇元羽上人,而后两人便成了棋友,只要闲来无事,两位神仙就常常在一起弈棋文娱。
璇玑上人闻言一愣,昂首问道:“道兄是否要去哪座仙山去打坐清修,永不出世?”
还没过量久,远处又飞来数只大鸟,栖于仙山之顶,苍松之上,却不敢靠近仙鹤赤鹰。想是两位上仙在此对弈,周身空灵仙气引得灵禽来投,但又畏于早已伴随神仙多年的仙鹤赤鹰之威,以是不敢走近。
又过几千万年,些数生灵聚六合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毕竟得脱精神凡胎而成神物仙禽,凡夫俗子但见仙物,莫不惊奇,因而焚香结炉,顶礼膜拜,以求得保风调雨顺,人间承平。凡人又安知兽鸟岂有人之慈悲心肠,不过得一精力依托,也并非好事。
璇玑上人听得此言,这才面含不舍之色,说道:“道兄此去,此后我又与谁对弈?”
固然输了棋局,但他并无郁郁之色,反而笑道:“本觉得道兄凡心既动,表情不平,这局该是我赢,未曾想道兄堪破天道,道法又精进了,我输得心折口服。”
人间有律法科罚,仙界也自有天规。
而又复言已得无尽寿命,为人间所奢之极,只要不遇毁世之天劫,事事皆可为,又何必去乱世刻苦。
说完方才那块玉简又呈现在元羽上人手中,伸手抹去神识,递给璇玑上人。
璇玑上人面现惊奇,接着问道:“那又是为何?”
偶有凡人得观灵类修炼之法,遂仿效其形,用心修炼,以图延寿而类江山,世称炼气修羽士。时有高人所著道经玉符传播于世,很多凡人依循法门修身养性,也能延年而活,遂向道之心更加果断。更故意志极坚者穷毕生精力寻访三山五岳,祈求路遇真人传法,修炼以后得以长生,然成果如何,却不为人知。
仙山之上四周可见奇花异果,不知已发展了多少年,是否与仙山同龄,实在无稽可考。灵禽异兽玩耍玩闹于云雾当中,却不扰仙界清净,丝丝仙气透体而发,更增繁华。
后终有能人苦修千年而悟得法门,修成仙肌贵体,渡劫而去,脱出凡尘,得道飞升仙界,不受年事所缚,不受循环之累,与六条约寿,享永久仙龄。
偶有紫气光彩一闪而过,乃是得道神仙腾云驾雾所发之光芒。这些神仙皆为清心寡欲之辈,仙界虽广,却整天无事可做,为消磨光阴,神仙不是打坐静修,就是遍访仙山,又或是寻得朋友,坐而谈经论道,也是称心之事。
不知哪岁年代,某修羽士发明人间界之上有一天下六合灵气充盈,仙山福地广漠,遂呼朋唤友,结庐而居,相互印证术法,修道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