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 第54章
香菱见姚先生欢畅,忙应了一声,又扭捏好久,方问姚先生说道:“先生上回说女儿谷之事,现在到甚么境地了?官府可曾答允?”
俗话说的好,饱暖思淫.欲,传闻东汉学问最好的天子都晓得“富易妻,贵易友”的事理,唐朝在田间耕耘的老农多收了三五斗就策画着换一个婆娘睡,更何况王狗儿这等从小娇生惯养、颠末一场繁华的败落户?
香菱自被拐卖后,拐子为了卖个好代价,也未曾要她干过甚么重活,至卖入薛家今后,在宝钗处奉侍,也只是以陪女人玩耍为主。其间和莺儿学过几天女红,一来不比莺儿于此道有天禀,二来她志趣不在此,也就垂垂把这些事情放下了,每日里只是读书习字。故宝钗送她出了薛家一来,常为她将来担忧。现在宝钗见她既然肯学习烹调之技,不由得颇感欣喜,何况那点心固然形状不敷精美详确,味道倒是极可贵的,忙赞了一声:“可见你果是进益了。据我来看,便是酒楼里大徒弟烧的小菜,也不过如此味道了呢。”又问道:“这面里头可裹的是番薯?”
香菱晓得宝钗口中所说的教员孙嬷嬷出身宫廷,是宝钗的父亲活着时候特地为宝钗请的教引嬷嬷,经常听到宝钗提起的,只恨无缘得见,现在听宝钗再度提起,不免感慨道:“若我能见这位嬷嬷一面,也就不枉此生了!”
刘姥姥面上就有几分赧然,脸颊微微带了红色,只是不肯细说,和女儿王刘氏尽管忙着摆了满满一桌子点心果子上来,非常殷勤。
刘姥姥见女儿如此痛哭,心中天然不好受,但当着莺儿娘等人的面,少不得出来圆场,道:“大家都有大家的命。这原是你命不好,除了这般挨着,又有甚么体例?”
香菱忙问道:“女人感觉如何?”
姚先生开初不甚在乎,喃喃道:“番薯土豆,都是西洋传过来的农作物,又有甚么别离?”又想了一想,方喜上眉梢:“有了!香菱,你且用番薯尝尝看!”
宝钗听闻,悄悄吃惊,问道:“莫非连林mm也不如她吗?”
进了后院,先瞥见院子里种着两株腊梅花,色彩淡淡的,香气却沁民气肺,又进了香菱屋子,见床围帐幔诸物虽不富丽,却可贵的朴实整齐,就连炭盆里的炭,也是富户人家常日所用,便晓得刘姥姥待香菱极妥。
宝钗细细咀嚼咀嚼,问:“这里头放了椒盐?”
宝钗见那碟子里都是一寸多长的颀长条,呈金黄色,猎奇拿起一块,倒是酥脆爽口,出乎料想。
这日宝钗不测来王家,王狗儿却又去孙孀妇家寻事,王刘氏不免感觉面上无光。莺儿娘本是个聪明的妇人,不过三言两语就摸索出来,王刘氏干脆将心中愁闷倾泻而出,拉着板儿青儿两个孩子,娘仨捧首痛哭。
莺儿娘也忙着安慰,王刘氏好轻易才止住了,渐渐破涕为笑道:“托女人的福,这日子更加好过了。凡是有些不顺心的,想想板儿和青儿,也就畴昔了。”
宝钗道:“姥姥过谦了。往上头数三五辈,又有几家不是布衣呢?何况医术记录,这洋山芋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是极好的药膳,恰是那权朱紫家里爱吃的。”
却本来刘姥姥自进了贾府一趟,从王熙凤和宝钗那边各拿了二十两银子,又借着寄养香菱收了好大一笔钱,王狗儿家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不但重新买了地盖了大瓦房,还办了一个改制棉衣的小作坊。
香菱听了更是欢乐,道:“是姚先生想出的方剂呢,唤作黄金丝。如果果然好时,就提了篮子去街上卖,岂不费事?”一面说,一面又让莺儿和茜雪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