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桃多么的千伶百俐,当下会心,知是他们主仆几个做的一场戏,固然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却也怨他们不知事,娘子年幼玩心重,做下人的不知规劝着,还跟着瞎混闹如何成?
“那就是旧疾未病愈,又兼风寒侵体,老夫开个方剂,抓几付药,服一个旬日,若还不见转机老夫还来诊治。”说罢便摇点头自去堂屋写补身益气的方剂不提。
姜悔躺在冷硬的床铺上,手脚冰冷,脊背发麻,牙关不由自主地打起颤来。屋子里虽有炭盆却只要冷灰一堆,谭氏称开春府上便不再向各院供炭,姜悔晓得是被她贪墨了,却也未几言语。
***
钟荟躺在床上看着她繁忙,心道蒲桃就是这点好,内心藏得住话,从未几嘴问东问西,想了想,又叮咛道:“你再去趟西厢,靠南墙从西往东数第二个架子,自上往下第三排,靠左第四册和第五册书,取了叫阿杏……等等……还是先取来与我,再拿支小笔,调些朱砂。”
老大夫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充满寿斑的手,搭在二娘子腕上半晌,只觉脉搏妥当有力,心知又是个装病的,不觉有些气恼,这些富朱紫家的小郎君小娘子成日里就晓得拿大夫消遣,不晓得他们悬壶济世很忙的么?来时一段坑坑洼洼的烂路差点把他这把老骨头颠散了。
钟荟将季嬷嬷支去厨房领膳,对蒲桃道:“你去开箱子取个二两的银饼子来,劳烦大夫顺带去二兄院里走一遭。我分开时二兄还跪着,方才我就见他神采不好,嘴唇泛白,这会儿应当归去了,叫大夫瞧一瞧放心些,若需药石来回我便是……让阿杏带路,再叫阿枣去知会夫人一声。”该晓得的人老是会晓得的,难不成绩许你挣贤名不准我做好人?
钟荟才“醒转”,饮食当然须平淡,就着几碟绿油油的小菜用了一小碗赤粱粥,废了很多口舌听了一箩筐唠叨,季嬷嬷才给加了一勺子肉糜。
有一顷刻她恨不得二郎就此病死了,本身也好摆脱出去另捡根高枝,不过到底是本身奶大的孩子,眼睁睁见他去死老是不落忍,终是耷拉着一张马脸,打水绞了凉帕子覆在他额上。
钟荟脸上的愤激不甘越来越浓,曾氏看着煽的风点的火都起了效验,火候差未几了,便推说有旁的事要走,又叮嘱了季嬷嬷几句饮食起居上的谨慎,叮咛等大夫看过诊去回她一声,方才“依依不舍”地分开了。
早有仆人领命套了车去城东医馆请大夫。
待阿杏将床上的食案撤去,便有婢子来报,三老太太刘氏来看望二娘子。
没想到二娘子晨间活蹦乱跳地出了门,不过两个时候便横着叫人抬了返来。怪道一夙起来眼皮直跳,到底应在这上头,早知如此晒甚么劳什子衣裳,不管如何也得跟了去。
钟荟闭着眼睛在床上躺了会儿,左等右等还不见大夫来,曾氏像生了根似地坐在张胡床上,好整以暇地守在她床榻边,时不时地还要“忧心忡忡”地拿绢帕擦拭擦拭她的额角,行动时袖子悄悄扫过钟荟的鼻端,袖子里约莫藏了香囊等物,一阵香风扑鼻而来,钟荟再也装不下去,打了个喷嚏,嘤嘤醒转过来,揉揉眼睛,迷迷瞪瞪地四下打量一回:“咦?我不是该在琅嬛阁罚跪的么……母亲您如何来了?”
钟荟天然晓得与庶兄走得太近不免惹老太太不喜,不喜便不喜吧,她钟十一娘何曾看别人眼色行事了?只要芯子还是这个,换十次壳也不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