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杏:“……”
曾氏膝下一双后代尚年幼,还未分出院去,五郎住在东厢,三娘子住西厢。
“阿娘,婕妤娘娘赏了甚么好东西呀?”三娘子一跨进厅事就忍不住问道,“可有我的份么?”
“夫人折杀老奴了,”邱嬷嬷站起来,整了整衣裳,“是老奴失色了。”
三娘子昂首觑了觑母亲的神采,见她并无愠色,便大着胆量撒娇道,“这回让我先挑成么?”
待邱嬷嬷拜别,曾氏便着下人开小库房取来宫里的犒赏,挑遴选拣,选出最贵重的几样摆件和衣料放在一边分作两堆,那些是大郎和二娘子的,这于她已是根深蒂固的风俗。
“啧,看看这些料子,一匹怕是抵得上庄户人家几年的嚼用!”季嬷嬷睁大了眼,唯恐一错眼把宝光漏了去,“更不消提这些叫不上名儿的宝贝了!二娘子,夫人对您可真是没话说,您可得知恩图报啊!”
邱嬷嬷敛容道:“夫人如何待二娘子,阖家高低都看在眼里,断没有一小我能挑出一句不是来,即便二娘子将来大了,心野了,受了甚么小人挑拨,曲解您的一片至心,那也是她不知礼数不懂孝道,夫人问心无愧便是,思前想后倒给了旁人说头。”
“嬷嬷这话说得倒风趣,”阿枣嘲笑一声,“这些宝贝不是宫里的陛下和娘娘赏的么?也不怕拜错了山头!”话落又小声自言自语,倒是让统统人都闻声了,“上赶着凑趣就罢了,吃相还这么丢脸!”
“嬷嬷说的甚么话,我打小是你看着长大的,夙来把你当家人一样对待,嫁入姜家这些年,多亏有你在身边指导迷津,你切莫与我见外。”
“嬷嬷说的事理我何尝不知,”曾氏苦笑着往香炉里添了些檀香,“只是事事以别人的后代为先,甚么绫罗绸缎金玉珠宝都巴巴地紧着人家,教亲生的后代受委曲,我这做阿娘的,内心实在不好受。”
“嬷嬷说的是,”曾氏被她疾言厉色地说了一通,脸上却毫无愠色,连眉头都伸展开了,“是我想岔了,多亏嬷嬷在旁提点着。”
季嬷嬷眼一瞪,就要跳起来发难,躺在床上的钟荟却笑道:“那里来的那么多诨话,搅得我脑仁疼。”
“瞧你眼皮子浅的,又不是没见过好东西,”曾氏斜了她一眼道,“阿娘平日里如何教你的?”
***
宫中按例赏的不过是些时髦花色的平常宫缎宫纱并几盒香药香丸、面脂口脂,是钟荟司空见惯了的,且远没有太傅府得的精美。
婕妤娘娘暗里里的犒赏就两个特性,一是贵,二是重,沉甸甸的分量实足,毫不拿空心玩意儿乱来小孩子,此中最惹眼的是两尺来高整块沈水香雕成的辟邪兽和一套九支镶红靺鞨的赤弓足花簪,除此以外另有两匹钜鹿散花绫,两匹缠枝莲斑纹锦缎,两匹筒中布,两匹罗縠并一些小杂件,俱是奇怪物。
曾氏想起一双后代,眼里笼着温和的光晕,旋即想起了甚么,又聚起阴翳来,犹疑道:“嬷嬷,你觉不感觉,二娘子这病了一场,和以往不大一样了?”
曾氏神采稍霁,信赖二娘子翻不出甚么大浪,只仍然有些心神不宁,念了一回经方觉安稳些。
继而命阿杏将水色的罗縠铺展开,抚了抚赞叹道:“这色彩清冷,夏季里做帐幔甚好,可惜只得了一匹,”又如有所思地拈起一段比了比,“拿来糊窗子吧。”
不过饶是她也不得不承认,曾氏为了个虚无缥缈的贤名挺舍得下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