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冯延巳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糊口过得很优裕、温馨。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味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赅博,文章颖发,辩论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拜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砥砺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宛情深为其特性,偶然感慨气味较浓,构成一种哀伤美。其词集名《阳春集》。
在艺术上,冯延巳词也有特性。一是空间境地比较阔大,常以大境写柔情,如“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楼上春寒山四周”等。阔大无穷的空间境地,表示出愁思的深重。二是长于用层层递进的抒怀伎俩,把苦闷相思表示得一层深似一层。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层深”之法,最典范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其他词作也屡用此法。三是在景象的配置上,长于用逆向配置法。词中写情,最常见的是情与景融会互写,但情与景融会配置的体例有同向配置和逆向配置两种。所渭同向配置,是客观风景包含的感情指向与主观感情的性子不异,逆向配置是客观风景的感情指向与主观感情性子恰好相反。冯延巳词中,常常喜好用明丽光辉的春光来写哀思的情感。景象的逆向配置,更加写出了仆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如果是哀思之景,其忧愁苦闷更可想而知。
南唐建国时,因为多才艺,先主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厥后李璟为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李璟即位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到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终究登上了宰相的宝座。第二年,陈觉、冯延鲁举兵打击福州,成果灭亡数万人,丧失惨痛。李璟大怒,筹办将陈觉、冯延鲁军法正法。冯延巳为救两人道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保大六年(948年),出任抚州节度使。在抚州呆了几年,也没有做出甚么政绩。到了保大十年(952年),他再次荣登相位。
冯延巳的品德,颇受非议,常常被政敌指责为“奸佞刁滑”,“奉承刁滑”。他与魏岑、陈觉、查文徽、冯延鲁五人被称为“五鬼”。政敌的进犯,不免言过实在,但冯延巳一再被人指责,仿佛也不是毫无按照。冯延巳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才调确属平淡。比如他曾说:“先主李昪丧师数千人,就吃不下饭,感喟十天半月,一个隧道的农家翁,怎能成绩天下的大事。当今主上(李璟),数万军队在外兵戈,也不放在心上,还是不断地宴乐击鞠,这才是真正的豪杰主。”这番话,足见冯延巳政治上的平淡荒唐。跟李璟、李煜一样,冯延巳也多才多艺,这也是李璟信赖他的首要启事。他的才艺文章,连政敌也很佩服。《钓矶立谈》记录孙晟曾经劈面指责冯延巳:“君常轻我,我知之矣。文章不如君也,技艺不如君也,滑稽不如君也。”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记录孙晟的话是:“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滑稽歌酒,百生不及君;奉承刁滑,累劫不及君。”两处记录,笔墨虽不一样,但意义不异。看来冯延巳为人确切多才艺,善文章,滑稽诙谐。又据《钓矶立谈》记录,冯延巳特别能言善辩。他“辩论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而屡前,令人忘寝与食”。他又工书法,《佩文斋书画谱》列举南唐十九位书法家的名字,此中就有冯延巳的大名。他的诗也写得工致,但传播下来的独一一首。不过冯延巳最闻名最有成绩的,还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