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老笑着拿起第三壶茶,轻声道:“前两种算是鼎鼎大名,接下来三种相对冷门,可味道各有千秋,小友,尝尝?”
闻一鸣端起茶,闻了闻,品一口,自傲道:“形状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气芬芳,芳香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清澈敞亮,滋味鲜爽,浓烈回甜,叶底嫩芽娟秀匀整。”
“蒙顶茶,莲花峰!”
“哈哈哈,我就晓得瞒不过你的眼力!”
凌天成插话道:“自古以来名誉决定市场代价,当代天子说了算,连茶也难超脱。不但是我们国度,在美国保藏圈,总统的名字不必然比恶棍的名字值钱!”
严四海看凌天成利诱的神采,解释道:“所谓束茶,龙须茶讲究外型,工序奇特,理条扎束是一道心细手巧的工艺,这道工艺多数是由显善庙里念佛用斋的尼姑来完成的。”
“蝙蝠洞,六安瓜片!”
然后是第四壶,翻开壶盖,茶叶似瓜子形的单片,天然平坦,叶缘微翘,光彩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
“长的茶条放基层,短的放在上层,然后两端用红色或绿色的彩丝线绕扎,用剪刀将基部修剪整齐,再将两把归并。制作出来的茶叶,有微散开的,好似凤尾,这就是凤尾龙须由来。”
“蒙顶茶在历代名茶中的职位很高,历代都是冠军,唐朝称“第一”,五代称“尤佳”,宋朝称“最好”、“独珍”,明朝称“最上”,清朝称“最好”“最好”、“均佳”。”
严老翻开壶盖,揭示第三壶茶叶,形状扁平黄亮,卷形茶紧、细、卷曲披毫,针形茶紧、细、圆、直、显毫。凌天成深吸口气,不由感慨道:“这清楚是艺术品!”
“她们经心肠理条、扎束,完成了龙须茶造形的关头过程。扎束技术的吵嘴和速率的快慢,摆布着龙须茶的品格气势。”
“到宋朝,经水月院和尚的尽力产出水月茶,总算创下牌子,可算作处所名茶,顶多算个“举人”级别。”
“好!”严老一拍大腿,镇静道:“恰是仙茶,蒙顶!”
“传说由山顶甘露寺的普慧禅师亲手莳植,茶树有云雾复其上,如有神物护之者。树植于中顶上清峰,只要七棵,取北斗星座之数。”
“既然如此,也是天意,以是这把财主壶只泡凤尾龙须,十几年下来也算小成,包浆温润,宝光内蕴,算是不枉老朽多年苦心!”
闻一鸣笑道:“暗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敞亮。”
严老摸摸壶温,笑道:“这壶茶比较特别,泡的时候需求长一些,现在恰好,你们尝尝!”
两人一听,从速多喝几口,这类茶别的处所真没有,老爷子一阵笑骂。
“饮其味,头酌色淡、暗香、鲜雅;二酌翠绿、芳香、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