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已毕,沈世韵笑道:“恭喜皇上了,臣妾心中猎奇,想瞧瞧这位知音姓甚名谁。”当时为制止考生弄假作弊,仍因循宋朝创设的“弥封制”,即将考生姓名籍贯密封,以特别标记代替。实在如弥封、誊写等,到得北宋前期,也只是流于情势。
沈世韵深谙凡事有度,话言过分反易弄巧成拙,假装顺服道:“好啦,您批卷,臣妾就坐在边上看着,总行了吧?遵循现在轨制,案牍走的尽是一副套路,只须在遣词造句及凸起立意处罚辨好坏便可。虽对考生有所桎梏,但却大大节流了阅卷者破钞工夫,效力进步很多。”
福临神采不愉,道:“不是质量差,我看是中原能人志士心存芥蒂,不肯来做我大清的官儿。”
福临笑道:“成啊,你也学会说风凉话了?看人挑担不吃力,真想帮朕分担的话,倒不如帮我把这一大叠考卷批完,来得实诚。”沈世韵道:“好。”伸手就要去接。福临握住她手,顺势将她拉进怀里,道:“别闹,朕是跟你谈笑的,太医也叮嘱过,你有孕期间,须得休身养息,不能挨着累。不过可事前说好了,等下一次殿试,朕定要拖你帮手了,除非你争些气,再怀上龙嗣。”
沈世韵一朝失势,职位今非昔比,凡事以好处为先,所打仗之人均为借助攀附的高枝,于昔日友情早不放在心上。但她看得出福临发起出于至心,不好扫了皇上的兴,假装欢畅的拍掌笑道:“太好了,臣妾多谢皇上。”福临见她对劲,公然喜好,笑道:“本日天气已晚,朕就过夜在吟雪宫了。你不消焦急,到时我自会遣人报知。”沈世韵浅笑应和,两人遂入榻相拥而卧。
裁撤弥封的速率很快,未几时,沈世韵见到这考生是“陕西省长安人氏汤长途”,她还记得是本身未进宫前,搅和进了官府向疆场押运火炮助阵等事,崆峒掌门在长安行险劫镖,曾将这少年掳为人质,后为李亦杰与楚梦琳将他救下。想起五人同业时的各种情事,又忆及沉香院初识,内心乱成一团,理不清、道不明的庞大。强笑道:“无巧不成书,这考生确是我的故交。”
将大抵景象说了,福临也觉刚巧,笑道:“本来另有这一段盘曲。你救了朕的状元公,功绩当真不小,想要甚么犒赏?”假装深思半晌,道:“有了,等朕伶仃召见完十名新科进士,填写大小金榜后,在太和殿还会停止一个传胪大典,正式宣布登第名次。不如你也随我同去,见见这位知音兼老朋友,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