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就是有好代价,”宁婉一笑,“以是我们必然要多挣钱。”
野鸡飞了,宁家父女多少有些遗憾,但是好表情并没有遭到影响。
这一次再去买东西,爹也不吝啬了,看宁婉割了肉,又买了包子,就说:“我们再去买些点心吧,你娘特别爱吃阿谁酥皮的。”
常常卖了钱,他们都买些东西回家,肉呀鱼呀点心呀都不算甚么了,宁婉还渐渐添置了很多平常用品,家里的木梳子早掉了很多齿,现在她买了四把桃木的,上面还刻着分歧的斑纹,一对刻龙凤的给爹娘,两个刻桃花牡丹的本身和宁清一人一把;十个细磁的小碗,八个大碗,十个盘子,又有十个筷架,上面烧着一色青花,恰是一套,常日用饭盛菜喝汤都够用了;两个大铜盆,洗脸洗手用的香肥皂;宁婉还买了四把牙刷……
但是到了家里却还不能歇着,要将这些猫爪儿菜重新清算一番,茎叶有破坏了的都挑出去,最上面的茎也要修剪整齐,再用那新买来的杆秤一斤斤地量出来。
“现在我们要将一斤的菜打捆,天然就要用前毫,看,就如许,提起前毫的皮绳,将秤砣系放在一斤的定盘星上,秤杆平着就是恰好一斤。”宁婉说着,便又在秤盘里添了几根猫爪儿菜,让秤盘高高地翘起,“看,如许便足足一斤不足,能够用秸杆捆好放到筐子里了。”
不必说爹和娘,就是宁清也点头。
宁清脸就红了,“谁让你短了别人的,我只是说你到处多让别人,自家莫非幸亏起?”
宁婉早学会了用杆秤,赵家日子敷裕,比内里的人看起来还敷裕很多,每年到了年底,赵太太便关了门用杆秤称银子,毕竟戥子太小,还是杆秤更合手。自她被赵太太信赖以后,便参与到这些事中,整锭的复一下秤用桑皮纸包好直领受起来,赵太太存银子从不消银票,而都是现银,至于散碎的银子称好交出去打成大锭,或换了成串的新铜钱。
宁婉也笑了,便想起了在她的梦中,刘货郎和宁清做买卖果然挣了很多钱,但是他们的名声却不大好,如许小行动约莫也是此中的一个启事吧。
那天,杂货铺子老板讲的时候她不过装模作样地听了听罢了,现在宁婉便放缓了手里的行动,将菜放在杆秤的小铜称盘上演给爹娘看,“这东西没甚么难的,用惯了就好――我们家的杆秤是最平常的,有前毫后毫两个量程,前毫是两毫,一个细姨是一两,两个细姨就是二两,再下来还是一个细姨,到了八两,也就是半斤的处所是梅花形,最后的梅花星便一斤。后毫是斤称,也是一个事理,最后的星是二十斤。”
宁婉就笑,“爹早就该说了,娘现在想吃甚么,实在就是她肚子里的小弟弟想吃呢。”
宁梁和于氏啧啧赞道:“婉儿可真无能,这称用得如许好!”
两人到了飘香居,要了一斤酥皮桂花饼,一斤酥皮肉松饼,宁梁听到酥皮桂花饼竟要五十个钱一斤,肉松饼八十个钱一斤,的确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如何会这么贵?比肉都贵多了!”
接下来又去采猫爪儿菜,父女两个干劲儿更足了,再进虎台县就不去望远楼,而去了别的的几个旅店饭庄,固然每家要不了太多,但是一百多斤的菜很快就分没了。有一次剩了些,他们便让了些价给集上卖菜的,一文半一斤,他们守着集上卖,固然能卖三四文钱一斤,可宁家父女没有那么多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