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了,菜园子里的玉米已经卖完了,连蔓儿将账目归拢了归拢,拿出成果给张氏几个看。一家人都笑的合不拢嘴。当初保守算的是三百八十四两,最后结账,她们实收的银子是三百九十六两八钱有零的银子。
秋菜的重头还是是黄瓜和豆角。不过夏末种的黄瓜、豆角和春季种的种类是不一样的。夏末种的黄瓜是旱黄瓜,而春季种的也有一个相对的称呼,叫做水黄瓜。豆角则是片豆角,这是张氏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扁豆。
王幼恒的书房中,藏书极其丰富,五郎爱看书,每次来了,总要挤时候找书看。不过,他是极懂事、不喜好给人添费事的孩子。固然内心喜好的不得了,却向来不会开口向王幼恒借书。偶然候,王幼恒看出他喜好哪本书,会主动的要借给他。
黄瓜秧子和豆角秧子,则会被从架子上扯下来,扔进猪圈里,连蔓儿野生的那几头猪,现在已经有一百多斤了,它们爱吃这个。
“娘,咱地里的嫩玉米,还能卖上几百两那。”看着一家人欢畅的模样,连蔓儿就笑道。
连蔓儿她们并不是第一次在王幼恒这用饭。王幼恒阔别县城的老宅,在这镇上,一来是学着照看铺子里的买卖,二来就是为了用心读书。厨房的掌勺师父,是王家的白叟儿,被打发来,专门照看王幼恒的饮食。
很快就到了石太医家,有管事的将他们接出来待茶,连蔓儿就将篮子里的地瓜和信一起交给那管事。
另有长的非常粗大,色彩早就由绿窜改成黄红色彩的老黄瓜,这不是留着吃的。当然,如果有人想吃也没人拦着他,老黄瓜生吃的味道并不好,但是去皮切片做汤,却有它奇特的味道。将老黄瓜破开,内里是已经变硬了的黄瓜子。这些,连蔓儿都谨慎地汇集起来,留着来岁做种。
“连女人放心,这信,我立马就给六爷送畴昔。”管事的说到。
“王小太医对咱,是真没的说。”连取信道。
“总要让人看到什物才好。”王幼恒道。
从书房出来,王幼恒就叫王掌柜将连蔓儿送来的地瓜挑好的装了个小篮子。
“饭菜已经筹办划一了,少店主,要不要就开饭?……已经打发伴计给连记送了信,连四爷和连四奶奶又让伴计捎了一篮子的咸鸭蛋过来……”
“幼恒哥,等我归去,别的送地瓜过来。”连蔓儿就道。
五郎也将纸伞撑开,遮在了他本身和小七的头上。小七并不怕太阳晒,但是伞下的阴凉很好玩。
连蔓儿又将信给五郎和小七看过,这才装进信封里。时候还早,她筹算现在就将信送去石太医的府上。
紧跟着,就是茄子。其他的辣椒、韭菜那些,能够多留一段时候。韭菜能够一向吃到秋末,而辣椒,让它留在秧子上由绿辣椒长成红辣椒,再晒的干干的,最便利储存。
***…………****
二更,求粉红。
…………
“太阳有些毒,遮着点好。”王幼恒说着话,递给五郎一把伞,然后就将本技艺里的伞撑开,遮在了连蔓儿的头上。
王幼恒就让人将饭菜摆在院内的石桌上,有伴计端来净水,几小我洗了洗,就都围在桌子旁坐了。
说实话,从方方面面来考虑,沈家都是必定的挑选。以是他才说他就能够做主,并不需求回家去问家里的意义。
庄户人家的孩子,都没那么多的讲究。夏季的北风地里,夏天的大太阳底下,他们都能玩的活蹦乱跳。油纸伞是奇怪物,并且只是在雨天用来挡雨的。他们底子就没有遮阳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