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轻笑,像是在给天子帮腔:“本就是分歧的,陈渡固有可敬之处,却不及先生深明大义。”
“开初我也奇特,觉得她是陈渡那般,守着前朝不放,故而开口相邀,成果,她一口就承诺了。我便知,此人虽在山野,心是在京中的。后阿爹为羌戎所忧,我在她面前提了提,她用心数日,闭门不出,献上《徙戎论》,如此,我便觉得她故意宦途,不过是在等一机会。”
下了连日的雨,太液池的水,都涨了上来,池畔绿草茵茵,鲜嫩翠绿,柳树抽长了枝条儿,跟着风,渐渐地闲逛。
说完了闲事,天子也有了喂鱼的心机,又与濮阳闲话起来,说的还是卫秀。天子平生阅人无数,如卫秀这般,倒是头一次见。他回想了一下昨日,俄然感觉:“那位卫先生,仿佛有些眼熟。他仿佛一小我。”
天子召濮阳,为的是两件事,其一便是如何将卫秀人尽其才。虽人各有志,身为天子,总不肯看身负才调者缩在山林中,不思报效家国的。
天子听到“深明大义”四字,神采公然好了些。卫秀便看了濮阳一眼,论找天子的脉门,真是谁都比不过这位殿下,她也跟着道:“学有所成,本就为天下,我心清楚。”
如此冲突,倒将天子弄胡涂了。
拒一次两次倒罢了,三番五次,便不是谦善,更非故作姿势。
池上刚好起一阵风,风凉而不失和煦,令人表情平和。
濮阳没有承诺,她俄然笑了一下:“先生仿佛很怕看我。”像被击中了心中的弊端,卫秀更是烦躁起来,望向别处不语。
濮阳也跟着笑,那亭子不远了,她转头表示宫人取些鱼食来,接着扶着天子入亭,凭栏而坐。
陈渡为何成魏臣,因他三个弟弟皆被罢官回家,他父母家人轮番劝说,休要因一己之志,损阖家出息。贰心中愤激,从家中搬出,易宅而居,但终究还是让步了,入崇文馆为编辑。
岂止不会回绝,说不定还会争功。
他说罢,望向濮阳,濮阳便是一笑,眼中尽是了然。
她的手心也是冷的,必然是受凉了。
濮阳倒不会在此时落井下石,也不会急于压服天子考虑皇孙,只是笑了一下罢了。
不喜繁华,不慕权势,单单为指导江山而指导江山,真是怪杰。
一名经天纬地之才又偏淡泊名利,视权势繁华如无物,她的话,在天子看交常常不偏不倚,比在朝堂上的大臣说的话,更听得出来,很合适某些关头时候,推上一把。
池中的鱼食都吃尽了,鱼儿盘桓一阵,便散了开去,濮阳晓得,算是压服陛下了。先非论先生心机,单她态度,也是不肯先生步入朝堂。
雨仍鄙人,精密如丝,看似不大,可儿一出去,便会淋湿了衣裳。
说到诸王时,天子面色一沉,显出浓浓的恨铁不成钢来。
却没松口要入朝。
濮阳一起都没说一句话。她撑着伞,走在卫秀身边,为她挡雨。小院就在面前,卫秀觉得公主会如平常普通赖着留膳,谁知,她却在院门前停下了。
“另有卫先生,”天子止步,拧了下眉,转头来望着濮阳道:“你看他是当真不肯退隐,还是学那些沽名钓誉之辈,坐地起价?”
天子便想了一想,宫人奉上鱼食来。濮阳接过,靠着凭栏,撒入池中。瞬息之间,无数鱼儿聚了过来,争着抢食。
公然还是七娘知心。天子心中感慨了一番,暗自决定,此事若成,便厚赐濮阳。
“殿下先去换身衣裳吧。”卫秀挣不脱,干脆就不挣扎了,温声劝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