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 第60章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七
慈济悲无倦,喜法舍烦恼;于诸境地中,知义亦知法。
有大安闲力,能成人间事,自具清净行,令众生亦然。
大心无边岸,统统智为潮,众生莫能测,说之不成尽。
或现初发心,好处于人间;或现久修行,泛博无边沿,
众生烦恼心,应知亦如是;菩萨起慈愍,救之令出离。
现神通窜改,各种无量事;如是诸功德,汝等应听受。
或现声闻相,或复现缘觉,到处般涅槃,不舍菩提行。
或现为帝释,或现为梵王,或天女环绕,或时独宴默。
菩萨迦楼罗,快意为坚足,便利英勇翅,慈悲洁白眼,
了达诸法空,而常求妙法,不与烦恼合,而亦不尽漏。
总持为高山,众行动河水,净智为涌泉,妙慧作树林。
发于普贤心,及修其行愿,慈悲人缘力,趣道意清净。
能入佛功德,众生行及刹,劫世悉亦知,无有疲厌想。
聪明普饶益,如树如河泉,亦如于大地,统统所依处。
菩萨无碍乘,巾之出三界;菩萨大力象,其心善调伏;
见诸众生生老死,烦恼忧横所缠迫,欲令摆脱教发心,彼功德行应听受。
于身无所著,而能示现身;统统人间中,随应而受生。
声闻缘觉身,诸佛如来身;或现菩萨身,修行统统智。
欲具此功德,及诸上妙法,欲使诸众生,离苦常安乐,
菩萨即是佛,憬悟诸群生,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人间。
以此诸尘刹,复更末为尘;如是尘可知,菩萨智难量。
三界识心内,随时有增减;二乘星宿中,统统无俦匹。
比方工幻师,示现各种色,于彼幻中求,无色不过色。
如知一无量,统统悉亦然;随其所通达,教诸未学者。
菩萨师子王,白净法为身。四谛为其足,正念觉得颈,
妙行动缯彩,寂静于聪明,忸捏作衣服,普覆诸群生。
无谬无违道,亦不失正念,精进欲三昧,观慧无损减。
住统统智树,观三有大海,搏撮天人龙,安设涅槃岸。
如是等功德,菩萨悉成绩,了性皆无性,有无无所著。
菩萨心发心,及以心周遍,诸根无散动,获得最胜根。
示现如是等,泛博诸神变;如是诸境地,环球莫能知。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转法轮时,以十变乱,于众生心中种白净法,无空过者。多么为十?所谓:畴昔愿力故;大悲所持故;不舍众生故;聪明安闲,随其所乐为说法故;必该当时,未曾失故;随其所宜,无妄说故;知三世智,善了知故;其身最胜,无与等故;言辞安闲,无能测故;聪明安闲,随所发言悉开悟故。是为十。
缘起非有无,非实亦非虚,如是入中道,说之无所著。
菩萨须弥山,超出于人间,神通三昧峰,大心安不动;
一根统统根,展转人缘力,微细各不同,次第无庞杂。
“佛子,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有十种独特未曾有事。多么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十方天下统统如来皆现其前,咸举右手而奖饰言:‘善哉!善哉!无上导师!’是为第一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统统如来皆悉护念,与其能力,是为第二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宿世同业诸菩萨众悉来环绕,以各种寂静具恭敬扶养,是为第三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统统天下草木、丛林诸无情物,皆曲身低影,归向道场,是为第四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入三昧,名察观点界,此三昧力能令菩萨统统诸行悉得美满,是为第五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得陀罗尼,名最上离垢妙光海藏,能受统统诸佛如来大云法雨,是为第六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以威德力兴上妙供具,遍统统天下扶养诸佛,是为第七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住最胜智,悉现了知统统众生诸根意行,是为第八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入三昧,名善觉,此三昧力能令其身充满三世尽虚空界统统天下,是为第九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得离垢光亮无碍大智,令其身业普入三世,是为第十未曾有事。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十种独特未曾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