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文魁 > 大结局下篇

我的书架

但见领头是一名中年人,对方叩首道:“叩见相爷。”

落日落山,现在城门皆是要出城的百姓。

说到这里,林延潮顿了顿看了一眼殿外的悠悠白云,笑道:“事事劳心非臣之愿,但求竹杖草鞋,与闲云野鹤,烟霞水石为伴。臣恳请陛下俯允!”

陈矩本欲上殿奏事,但见天子与林延潮氛围凝重,不得不退在一旁。

郑贵妃听林延潮之言道:“传位圣旨到哪去了,本宫也是不知,派人去找也不是不成。不过有一事……陛下……陛下当年曾允本宫后位,后宫皆有听闻,因陛下病重未能下旨。至于陛下病重之时,或许本宫为太后,将来可与陛下葬在一处,此事太子也有闻声。”

而武英殿,文华殿中书舍人,六科给事中,内阁阁吏他们听闻钟声,当即停下了手中的事,走出殿阁看着内廷方向,来面上皆是震惊的神情。

“你大权在握时,切不成滥加朝廷恩情,不以世人之是非为是非,但又要适应民气,适应天下局势而为之。将来国度何去何从?不在于皇上,不在于你我,也不在于崇信诗书的读书人,而在于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一日三餐!”

二十四年十一月,居正复谥文忠,复官太师太傅。晋文渊阁大学士。

斜斜望去但见全部禁城巍巍宫殿落在他的身后缓缓升起,远远升出的庙檐上数行燕子列此安息,随时振翅欲飞。

林延潮又对陈济川道:“府里残剩的财帛就交给会馆打理,别的这府邸即已卖给可远,让他好生打理,将来再由稚绳接办就是。稚绳为官贫寒,钱一时凑不齐也没甚么,先赊着。”

太子见此场景差点失措,待他平静下来,但不知说甚么。

吏部尚书李戴,兵部尚书宋应昌上疏告病乞归,很多大臣连续致仕,年富力强的官员补上。

“厥后先帝又让朕读汉书霍光传,此中有一段‘宣帝始立谒见高庙,与大将军霍光同乘。宣帝顾忌霍光,但觉如芒刺在背。”

当下太子在林延潮等众臣的簇拥下走出启祥宫。

王家屏知林延潮位尊不忘旧友,但他此时已大哥多病。王家屏上疏推让后,次年病逝于山阴故乡。

林延潮看了朱赓一眼,李太后与本身不睦,这个时候……

“朕以冲龄缵承大统,君临海内三十载于兹,夫复何憾!念朕嗣服之初,兢兢化理,期无负先帝吩咐,比缘多病,静挕丰年,郊庙弗躬,朝讲希御,封章多滞寮采半空加以矿税烦兴,征调四出,民生日蹙,夙夜思惟,不堪追悔,方图改辙,嘉与天下维新,而遘疾垂死,殆不成起……

林延潮则道:“陛下无需陋劣,治后有乱,乱后有治,安中有危,危中有安,如果官员奏章里四方无事,大家报喜不报忧,如此才是陛下要担忧的。”

新君又欲再问,林延潮发笑道:“自古仁德之君,皆得人鼎盛,异才勃起,陛下之仁德,纵汉文宋仁,亦不能比之,何愁无人相辅?”

这恰是一个好时节。

群臣以太子为中间拜伏在地,太子不容多想已是黄袍加身。殿内王恭妃扶门望此一幕,有等苦尽甘来的欣喜,至于郑贵妃则转过身去幽幽一叹,在福王搀扶下缓缓走进宫中。

田义神采一变,冷静退至一旁。

这个时空王恭妃算是如愿所偿了,但郑贵妃却费事了,就凭对方这一系列操纵,林延潮不落井下石已经是很刻薄了。

至于其他选侍也是封妃晋嫔,不一一列举。

众官员当中,唯独顾宪成未得起复的圣旨。顾宪成闻之大笑,对着门生们言:“林侯官忌吾也!”

推荐阅读: 长夜之后     中心主任     重生最强女医仙     Oh!总裁大人     农女为凰     大佬每天都在还债     追婚99次:鲜妻太撩人     超级有钱系统     重生之继母苦哈哈     神捕聂小虎     苟活于乱世     重生之好好学习撩男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