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父母。”王良璟仓猝施礼,白氏也跟着飘飘万福。
“包大人,你觉得这个打算天衣无缝吗?”
该死,又是品德控告!
包拯饶有兴趣,看了看王良璟,轻笑道:“你二哥方才还在骂你,他的老婆又找人去你的酒楼肇事,莫非你内心不痛恨?”
老爹吞吞吐吐,王宁安点破道:“是不是还想着二伯?想立点功绩,好减轻他的罪孽?”
“我反对!”王宁安在班房里听老爹说完,毫不踌躇回绝。
实在和后代文学作品中的断案如神,多谋善断的包彼苍不一样,真正的包拯前后为官不过二十多年,当开封府尹更是很短的时候。
王良璟没有辩驳,只是叹道:“就算不为了他,另有你奶奶,太奶奶,能眼睁睁看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错!”王宁安决然说道:“崔家在沧州几百年,上高低下,到处都是崔家的人。衙门里的差役足有几百人吧?他们平时不言不语,和木头人一样,谁晓得他们内心想着甚么?会不会给崔家流露动静?并且崔家为甚么会挑选一个成事不敷败露不足的人合作?莫非他们瞎了眼吗?这会不会是一个骗局?”
一排闼,包拯黑着脸出去。
“能不怨吗?但是小人没甚么体例,我娘身材不好,眼睛前些年都快哭瞎了,我奶奶七十多岁,如果王良珣出了点事情,两位白叟家可如何办!”王良璟动情说道。
小南门外的贩子,除了要给朝廷交征税赋以外,还要拿出一份,贡献给崔家,即便是海丰酒楼也不例外。敢不交钱,就别想运营下去。
“是,方才杨大人抓到了一伙贩子,他们擅自贩运库粮,企图送到辽国,杨大人已经带着犯人赶回了。”
王良璟神采一变,他进沧州做买卖不久,可几近每天都能听到崔家的大名!
王宁安在内里说着,内里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包黑子平生第一次脸红了,真的红了,发热,烧得滚烫。他初度当县令的时候,招募了本地的富商公子公孙策作为幕宾,靠着公孙策帮手,包拯快速上手,政绩凸起,而后不竭调任,包拯也物色了很多人手,比如王朝和马汉就是护送他出使大辽的懦夫。
在浅显百姓的内心,西城的知州还要比东城的更有能力!
……
总结起来,王良珣就是个又蠢又笨又贪有无耻又没骨头,成事不敷败露不足的废料!包拯别提多悔怨了。
一旁的王良璟见二哥烂泥般瘫在地上哭哭啼啼,内心也不好受,毕竟是自家兄弟,他恨王良珣,恨他无耻,恨他无知!但是见他像是烂泥普通,瘫在地上,鼻涕眼泪一起流,王良璟内心也不是个滋味。
“好一个狡猾的小子,他这是说给我们听呢!”公孙策气呼呼道,包拯一样活力。他之前错怪了王宁安,内心有些惭愧,还想着提携一下这个聪明的后生,哪晓得他竟然如此怯懦怕事!
稀里胡涂被带到了衙门,看了二哥出丑,王良璟是五味杂陈,走错一步,身败名裂。他一点不敢粗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发得是猎人,殊不知你也是猎物?
清官不敢说多,也是一大堆,包拯能脱颖而出,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孝敬,为了照顾年老的父母,包拯中进士以后,在家蹉跎十年,把二老送走了,才入仕为官。也是以包拯的纯孝之名,人尽皆知。
王良珣这个家伙的确就是朵奇葩,要说他不聪明吧?可欺负家里人,翻脸比翻书,当师爷两个月,愣是搂了很多钱。可要说他聪明?一点都不晓得分寸,投奔了包拯,就觉得有了背景,连人家书你几分都弄不清楚,就敢随便胡来。只要有钱就敢拿,也不怕引火烧身。涓滴不晓得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