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已经翻到了奏折的前面,道:“陛下,这里有事情的委曲,臣念一下。”
李世民长出一口气,看向魏征,道:“魏公感觉,有几分可托?”
“如何了?”
魏征急道:“陛下,到底是甚么事?”
“这小子这么焦急何为?”李世民感喟一声,道:“罢了,让王普坐镇吧,再加一道旨意,让王普兼琼州别驾,赐与他调拨琼州兵马之权,便宜行事吧!”
王珪懵道:“我如何得知?逐鹿侯只是说让我兄弟建功立业去,至于做甚么,你感觉他会奉告我?”
“非也。”魏征一本端庄道:“陛下,请听臣的解释。臣固然见地过逐鹿侯的各种奇异,但万里以外产生的事情,臣以为逐鹿侯没法料定,也不成能料定,若他真能料定,那他就不是人,而是神仙了。至于其他的内容,臣觉得还是可托的,李重义与王普臣都见过,李重义身高丈二,天生神力,信中描画的事情,臣信赖他能做到。并且他过了年才十五岁,心机纯真,这么庞大的故事,他编不出来。而王普,他深知欺君之罪是多大的罪名,这等弥天大谎,他决计不敢为之。故此,臣信赖信中所言。”
李世民谛视着世人,道:“定襄是大唐西边的流派,如果定襄失守,就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候了,西突厥倾天下之力来犯,我们也得倾天下之力应敌,且要速胜,不然一旦迟延开来,粮草不济,不消打也得败!”
“诸公稍待!”李世民叫住了世人,伸手接过信,扯开,看了一眼,眉头皱了起来。
李世民又看向其别人,世人思忖了一会儿,也纷繁点头。
在场的世人,多数都是经历过隋末大乱,或者在秦王府待过的,对于战役的事情,并非一无所知。经李世民这么一说,世人也都明白,李世民说的是真的,如果西突厥攻破了定襄,大唐面对的,真的就是孤注一掷了。
“朕也是懵啊!”李世民苦笑道:“当时李牧对朕说,真腊国有稻种,亩产可达大唐现有稻种的两倍,并且还能一年两熟,朕本不信,但他一意孤行,派了锦衣卫去。此事朕都快忘了,哪成想此时竟然收到这么一份奏折,五百锦衣卫,攻灭林邑国?朕如何感觉这么玄乎呢?”
听李世民有放弃林邑的意义,王珪坐不住了,出声道:“陛下,请听老臣一言,逐鹿侯花了这么大的力量,必定不是打趣的,固然老臣也不知林邑与真腊到底有何用处,但想必逐鹿侯是有安排的,如果陛下放弃了林邑与真腊,再想拿返来,可就师出知名了,并且锦衣卫支出的鲜血,也都白搭了。”
长孙无忌也是哭笑不得的模样,念叨:“臣,外务府锦衣卫同知王普,贺陛下开疆之喜。锦衣卫批示使李重义,带领五百锦衣卫,已攻破林邑国都城占城,林邑国已尽入大唐版图矣,事情颠末臣已论述于奏章之末。统统全赖逐鹿侯之锦囊,逐鹿侯运筹帷幄当中,决胜于千里以外,实乃是千年未有之——”长孙无忌念到这里停了下来,道:“前面半篇都是恭维阿谀之词了,我就不念了。王侍中,王普是你的兄弟吧,这件事你可晓得?”
李世民难堪了起来,道:“按事理说,林邑先攻真腊在先,大唐帮真腊复国在后,也算是师出驰名。但是林邑那种处所……间隔大唐也太远了些,并且朕还传闻,那边瘴气丛生——”
魏征沉默了一会儿,道:“除了锦囊以外,臣感觉都可托。”
“……这才得知,真腊已于月前毁灭于林邑国之手,林邑国王惊骇大唐,才各式迟延,臣等想起锦囊,遂翻开锦囊,没想到大哥已早就推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