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唐国公食不知味地进了一餐后,便安设好妻儿,轻衣简仆地带着总管吃紧向袁玑暂居的别馆而来。
李昞是真的听胡涂了。想问,袁玑却已然开口做答:“先师临终有言,独孤郎,生三后。这只是预言的前半部分。便是弥道,也不晓得这预言的后半部分是甚么。故而,他便有千万本领,也寻不着这最后一名独孤皇后。”
“恩公,玑在其间事已了,小公子护命之局也需玑回蜀地寻得良所关照。再者,我若长留于恩公府上,只怕那弥道会起狐疑,乃至来害恩公一家。袁玑,就此别过恩公了。但恩公之情,袁玑佳耦永久不忘。他日若玑身故,则玑之子,便不为官,亦必为恩公一脉尽忠!请恩公晓谕先人。袁玑一脉先人,若遇恩公一脉有难,则必当经心极力,保恩公一脉子孙持续,香火万年!”
听到这个名字的顷刻间,唐国公机警伶地打了个寒噤。然后悄悄地吐了口气:“袁士子的意义,是这……这……此人,即将……”
李昞听得昏昏沉沉,神魂倒置,全不知所谓,只是耳边传来阵阵袁玑的话语声:
“恩公,请。”似是早已推测李昞的到来。袁玑含笑请安。
“恩公,恩公对袁玑佳耦有再生之德,先师又有遗命在前,故玑甘冒此险将此事说与恩公晓得。但愿恩公今后以后,到处谨慎,不时防备。若依玑之言,恩公如能移居安州,那是最好的保全之道。一样,为保恩公一家全面,玑也必尽我所能,为恩公与夫人,另有小公子布下各种挡灾之局。请恩公放心。”
武帝沉默很久,才悄悄说道:“但杨坚并无叛我之意。且他之武功于我大周,不成或缺。”
李昞冷静点头。
武帝容色稳定,淡淡发问:“那么,便定是应在那独孤伽罗身上了?”
“恩公,玑,就此别过!”
他点头不语,只是苦笑连连。
天然,接下来便会将目光放在夫人身上。但是啊……千算万算,他却没想到,先师早知他品性不端,底子没教会他这独孤三后的相法。”
唐国公夫人不再发问,只沉默地抱着孩儿,悄悄拍哄,口中呢喃一曲北族常吟的摇篮曲。
“百姓辞职。”
如此三番,袁玑倒也了然:“恩公是想问,本日袁玑所言是否失实吧?”
唐国公夫人自是千恩万谢,武帝又是重赏一番以后,佳耦二人才辞职。
李昞摇手不语,半天赋拍拍双膝:“罢了。说再多,也只是无用之语。袁士子,我倒是猎奇,你如何得知明天这桩祸事,莫非……这世上真有未卜先知的事情?”
唐国公一揖至地,再也不起,竟也趴着哭将起来。
而最后一名,也是最高贵的,倒是因产下了凤颈贵子,而在百年后被立为故后。
“谁?”门内传来一个男声,恰是袁玑。
宇文护。
李昞跟着袁玑,渐渐站起,并肩而立。
很久,这少年郎才缓缓放动手中茶碗,悄悄发问:“那相师是……”
摇摇手,唐国公目光微视后花圃,又扫了下室内——一个容相端方,一身孝服,脸上犹带泪痕的小娘子,正在两名一样孝服着身的侍婢伴随下,坐在正堂上。
看着他佳耦二人退下,武帝的神采,又是一变,接着,波澜不起地轻唤:“弥方师可入内回话了。”
袁玑点头,渐渐说道:“恩公,我何尝不知此事凶恶至极?本日之以是嘱意恩公在陛上面前,说出袁玑之名,为的便是让那弥道晓得,小公子的面相,已为我所算透。他固然知我与他同门,却一向觉得我跟着先师光阴不长,底子不知这三后之说的实在环境。说白了,他只当我是个学了些相面本领的小子。传闻我鉴定了小公子不过七龄之寿,他便再不肯多花心机于小公子身上。何况小公子七龄之劫,正表现在面相称中。如许一来,我们就将其双目蒙过。再者他的心机,也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