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魏食货志 > 第69章 铜雀台十一

我的书架

《杂诗》二首(“漫漫秋夜长”篇)果与“行行重行行”、《联袂上河梁》押。主齐盟者,唯此二诗罢了。扬子云所谓不似从人间得者也。(“西北有浮云”篇)风回云合,缭空吹远。子桓《论文》云“以气为主”,正谓此。故又云:“气之清浊有体,不成力强而致。”夫大气之行,于虚有力,于实无影,其清者密微独住,亦非嘘呵之所得。及乎世人,,茫昧於斯,乃以飞沙之风,破石之雷当之。究得十指如捣衣槌,真不堪令三世父老见也。钟嵘伸子建以抑子桓,亦坐此尔。云“东南”,云“吴会”,正与平子《四愁》同一幻出地界。旧题此诗在黎阳作,吕延济觉得谓汉挞伐,盖五官时也。“客子常畏人”,自别有旨,唐人乃云天限南北之意,钝置杀人。

《燕歌行》魏文代为北征者之妇思征夫而作。妇人感时物以起兴,言霜飞暮落,鸟亦知归,独我君子客游不返,令我思之肠断。又代为我君子度其客中必至之情,则必慊慊思归也,必一恋故里也,而何为淹滞他方,使妾茕茕独守者。其归与否,谅非君所得专,是以使我忧之甚,而泪下沾衣。卽欲解忧乎,乃操琴而秋声发悲,短歌而吟声难续。又视此明月照牀,清秋长夜,皆悲伤之侯也。柔肠委宛,仰瞻双星而问之曰:[尔之遥遥相望也,又独何辜而限於河之无梁乎?]此诗情词悱恻,为叠韵歌行之祖。

【堆叠字】(诗)有两句连三字者,如魏文帝:“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同上卷三十)

【故交耆老】魏文帝诗:“转头四相望,眼中无端交。”陈思王诗:“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每于羁旅淹留以后,乍回籍井,讽咏此言,不自发其酸风贯眸子也。(《柳亭诗话》卷五)

魏文帝《代刘勋妻》二诗及《折杨柳行》,思天真而词温厚,《三百篇》之遗声也。“西北有浮云”,宜是为中原人流寓江南者作。

《燕歌行》(“秋风萧瑟气候凉”篇)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从“明月皎皎”入第七解,一径酣适,殆天授非人力。(“别时何易会时难”篇)所思为何者,终篇求之不得。可性可情,乃《三百篇》之妙用,盖唯抒怀在己,弗待於物,发思则虽在淫丵情亦如正志,物自分而己自合也。呜呼!哭死而哀,非为生者,圣化之通于凡心,不在斯乎!二首为七言初祖,条达和谐,已自尔尔。始知蹇促拘韁,如宋人七言,定为魔业。

《煌煌京洛行》篇咏古诗,下语善秀,乃可歌可弦,而不犯石垒。足知以诗史称杜陵,定罚而非赏。

【古今乐府论】七言创於汉朝,魏文帝有《燕歌行》,古诗有《东飞伯劳》,至梁末而七言盛于时,诗赋多有七言,或有雑五七言者,唐人歌行之祖也。

萧亭答:“《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生年不满日’,皆换韵。魏文帝《杂诗》‘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曹子建‘去去勿复道,沈忧令人老’,皆末二句换韵,不堪屈指。一韵气虽健旺,换韵意方委曲。有转句即换者,有成句方换者,水到渠成,无定法也。要之,用过韵不宜重用,嫌韵不宜联用也。”(《师友诗传录》)

《短歌行》衔恤诗极不易下笔,子桓斯篇乃欲与《蓼莪》并峙,静约故也。悲者行必静,哀者声必约。

《大墙上蒿行》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不但兴会遥同,实乃谋篇夙合也。盖势远则意不得杂,气昌则词不带毕,故虽波兴峰立,而尤以纯检为宗,其与短歌微吟,会归初无二致。自“庐江小吏”一种赝作传播不息,而后元、白踵承,得志疲塌之词繁,杜牧之所由按剑,非曹亚矣。彼“庐江小吏”诸篇,自是前人里巷所唱盲词口语,正现在贩子间发行《何文秀》《玉堂春》一类耳。稍有愧心者,忍辱吾神明以求其形似哉?《琵琶行》、《长恨歌》允膺典刑,不为酷也。

推荐阅读: 纹阴师     我的傻白甜老婆     我拍戏不在乎票房     欧皇崛起     一世葬生死入骨     九叔万福     诱夫入怀:喵系萌妻别病娇!     和前任他叔流落荒岛后     重生之凤倾天下     都市之天道总教官     孤的撩妹七十二式(gl)     全世界都不及我爱你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