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目光移开,又像是随便般的道:“宁国公不在朝中这些日子,朝里倒是产生了很多事。不过有几本折子提起了崔家,既然国公回京了,朕便顺手给爱卿看看。”
宁国公也跟着道:“高祖天子有济世之才,时价天下大乱,收罗天下英才,创建大周,建立不世之功。不管高祖天子还是皇上,都是秉承天意,神授的天子。崔家先祖有幸能得高祖天子赏识,跟随高祖天子逐鹿天下,最后得拥本日之繁华,都是高祖天子和皇上的恩德。臣、崔家,绝对不敢有此妄图。”
这天子阴阳怪气的,的确是在用心难堪他们。恰好他们辩驳不得。
万对劲点了点头,然后捧着桌上的折子走下来,递给跪在地上的崔玢。
殿中的文武百官,你望我我望你,都感觉这是皇上筹办对宇文家发难了。有跟崔家靠近的官员,正踌躇着是不是给崔家求个情好?而那些看不惯崔家的大臣,这在想着要不要顺着皇上的话,再参崔家几本。
宇文烺内心嘲笑,道:“安国侯果然是至公忘我。”
说着将桌子上堆着的折子拿出几本来,放到了中间,然后给中间的万对劲使了使眼色。
站在殿内的安国侯听着,也赶紧走出来跪到宁国公中间,拥戴兄长道:“皇上,崔家毫不敢做大周律法以外的事,请皇上明查。”
宇文烺呵了一声,道:“你崔家不敢吗?朕看你崔家设法多的很。”
宁国公和安国侯悄悄的相互看了一眼,不晓得宇文烺想打甚么主张。
安国侯狠了狠心,干脆又来一个以进为退,道:“以下犯上,按例当斩。”
这时候安国侯最早蒲伏,惶恐道:“小儿傲慢,罪该万死,臣教子无方,请皇上降罪。”
崔玢翻开看了看,折子最上面的一本,就是清河王弹劾崔家私造兵器这件事。前面的,也都是弹劾崔家的折子。
基于此,大臣们都感觉皇上明天没有见崔玢这个刚败了高句丽班师回朝的国舅爷,的确一点都不料外。
崔玢在一群大臣中出列,跪了下来,对宇文烺拱手道:“臣不敢居功,保卫边关,是臣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