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人拱手道:“但凭王爷安排吧。”
太后看着元王爷拜别,既放心又烦恼。元王爷离洛京越远,她内心越结壮,但是……
“臣弟辞职。”
而洛京分为内城三十六坊,外城七十二巷,以及东西南北四周郊县。假定一天只产生一起凶案,一个月是三十桩,大理寺的人力底子不敷以查案缉凶;何况,洛京一天毫不止一桩案子。除了盗匪,另有毛贼、采花贼、翻戏、拐子各种反叛之人,以及流民和乞丐。大理寺没有充足的兵力,如何保持洛京的安稳。”
太后听得他如此说,不好再勉强。“那就依你吧,记得经常返来看看哀家。”
梅尚书道:“几位大人,老夫看本日一时半会怕是审不完,不若明朝再审吧。”
然后,元王爷对一个侍从交代了几句,方才分开。
禁卫军的小队长大声道:“钱府库房东西太多。小的们急于返来禀报,那些易碎的瓶瓶罐罐就没有搬出来。带返来十万两银票、一颗大珍珠、一箱收藏的书画、一箱珍宝金饰。”
太后还未开口,元王爷迫不及待道:“太后娘娘,臣弟本日前来,是为前次您说的事情。臣弟只想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偶然立室,您的美意,请恕臣弟只能推却了。”
御史大夫郑大人道:“兹事体大。这位女人本日说到了安平侯府的三件案子,现下还不能定性。恐怕得皇上亲身决计。不过,她这个登闻鼓,倒是没敲错。”
元王爷是先皇独一的弟弟,年纪却跟皇上湛王差未几,太后对他一贯视如子侄。
银票倒罢了,最打眼的是那颗比猫眼还大的东珠。傅曼烟站在台下,看着都觉粉彩莹莹、遍体通透。绝对是可贵的宝贝。
其他几人看向元王爷。
“如何这么快决定了,前次不是承诺哀家说会好好考虑的吗?”
世人皆觉得,元王爷先行一步是同皇上禀报公判的景象。但元王爷进宫后,先去福寿宫见了太后。福寿宫的廊檐下点满了橘色宫灯,看起来美不堪收。
春喜缓缓昂首,不紧不慢道:“贞武元年,洛京人丁不敷五十万。颠末十年的生长,加上人丁迁徙,洛京人丁暴增,将近一百万。但是洛京管治还是循的战时旧例。大理寺下没有能变更的兵马,只要大理寺卿一名,寺正二人,其下推丞、断丞、司直、评事、主簿统共不过三十余人,捕快皂隶等亦不敷百人。
“那这里就交给诸位大人了,本王先进宫一趟。先走一步,告别。”元王爷站起家欲拜别,末端看了春喜一眼,问道:“敲鼓之人可要安设好,以免呈现甚么变故。”
敲鼓告官署,乃是参与国政,状告之人,必须提出与诉告呼应的国策。若不然,这登闻鼓岂不每天都要吵死。
秋姑姑恍然大悟,本来,还是为了大采选之事。(未完待续。)
但是,跪地之人不过是个小丫环,年不到双十,能提出甚么治国良策。
第二波人马是皇上从雪花卫挑出的一队兵马,他们练习有素、手脚敏捷,返来的时候与前面那队相差无几。至于从钱府抄检出的东西,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