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读卷标记有五等,即圈(○),尖(△),点(·),直(|),叉(×)。
但只二日阅卷时候还是不敷用啊,年富力强者尚好,但官升至内阁大学士和五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及詹事府、翰林院堂上官,如何也得知天命之龄了,首辅蔡京乃至已年届古稀,又哪有这精力去细心阅卷?却又没何如,律制如此,该尔等之职,其别人可没这资格。
如有其他标记者,则挨次今后摆列。阅卷结束,之前十卷进呈天子,由天子钦定名次。“圈点”文章的说法或由此而来。
当然,你如果文章写的好天然能够早早的交卷,读卷官们并不会因为你的“快”而轻视或正视。更何况冯过还是位花腔美女。
固然,读卷结束,天子会赐读卷官宴于文华殿,以慰劳读卷官的辛苦,同时彰显圣恩。读卷官宴也由光禄寺造办,详细规制为:
“以貌取官”貌似怪诞,确也有必然事理。
每桌,茶食五楪,果子五楪,按酒五般,点心二楪,汤三品,添换猪羊肉各五斤,鸡肉二斤半,烧割猪羊肉各二斤,鹅一斤,菜四色,酒二瓶。
对于读卷官而言,这失实是门苦差事。
评阅试卷按例不准回家,全数都在文华殿两廊等房间留宿,限两日内评阅结束。最后“条对精详,楷法庄雅者”及“抄录不能甚工,而援据典确,畅晓时务者”俱可列为上等。
但这不敷以偿读卷之苦也。
殿试的时候,太宗特地从《庄子寓言》中,摘出“卮言日出”四个字,拟了这道非常偏僻的赋题,他要看看这些常日以敏速相夸的考生们,是如何抓耳挠腮的。考题发下去不久,众考生还在眉头舒展之际,李庶几就草草成篇,抢先交卷了。看到他那轻松对劲的模样,太宗不由肝火中烧,对着李庶几大声呵叱,当场他把轰出了考场。此次,文思敏捷的李庶几落了榜,作文渐渐腾腾的孙何却中了状元。今后,科考不再以答卷快慢为标准,考场“快枪手”没了市场。
并且,殿试是天子主考,进士皆是“天子弟子”,底子就没读卷官啥事,某种意义上说,美满是吃力不奉迎的,说不定那些被你抬高名次的进士今后就位列中枢了呢?“秋后算账”虽不致于,但打压打压你们的后辈总能够的吧。
殿试第二天,读卷官及监试王大臣等会合文华殿内。收掌官取试卷出箱,摊置案上,顺次分派给读卷官,每人卷数视插手殿试人数多少而定。
如冯过,申明在外,京中皆知其样貌俊美,有潘安、卫阶之姿,便有这么一种说法:冯七郎若为探花,则是嘉话矣。
太祖武夫当国,更赏识那种动手快的妙手,他肯定,插手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谁最早交卷即为状元。
这点也是极首要的。
至真宗年间“殿廷测验,专尚楷法,不复论策论之好坏。而读卷诸公,评骘楷法,又苛求于点画之间。遂至一画之短长,一点之肥瘦,无不寻瑕索垢,评定妍媸”。
天子钦定前十名后,原卷送至红本库,前三卷填写一甲第几名,后七卷填写二甲第几名。其他各卷在内阁誊写,拆弥封交填榜官填榜。榜用黄纸表里二层,称金榜。中书四人写小金榜,四人写大金榜,小金榜交奏事处进呈,大金榜由内阁学士捧至乾清门钤盖“天子之宝”,于传胪之日张挂。
说说便罢了,殿试名次决定权终究在天子手中,在此之前还需读卷官遴选评判好坏。
太宗淳化三年,举子李庶几乃至牵头停止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比赛。他把那些将要插手当年壬辰科测验的举子们集合在都城一个烧饼铺里,以厨师烙好一个饼的时候完成一韵诗者为胜,闹得路人侧目,沸沸扬扬。事情展转传到了太宗的耳边,这不是拿堂堂国考开打趣吗?太宗雷霆大怒,决定采纳办法来刹刹这股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