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或天白,男女都是人,心中有善恶,而善恶非心。
汝被套则苦,别人亦如然,若欲净众生,先须洁本身。
认识根在心,意动心不动,意动而生想,心动而化情。
常当思己过,忏悔于古今,如是自省者,修道第一人。
自除身心垢,因而离净垢,何有人间事,能够作计着?
莫作聪明,自发得是,心常自明,而意常自省,莫能够些微所得觉得有知,觉得高上,心不居高,其德乃高,心不居邪,其性乃正,当善思念。
如有自发得,便落存亡地,自解存亡已,离不离随便。
比方见远山,不见山上木,虽见千万叶,不见叶上尘。
静中有定,定中有静,动静二物,相生不离,不该有知,以见无知也,所谓无知,乃真无之性,若知识心不退,则不能测知识之本源,不知此心之本。
此眼本无情,故见统统情,汝用此眼观,身心到此岸。
――
比方梦景生,相续情化境,情境互转动,梦里几浮生。
天下一雨滴,人身亦滴水,骤聚而骤散,行走在心间。
本无正邪心,正邪知成识,将此识合道,识性无正邪。
汝心如有别,尚不得自明,自尚含混中,何敢言明他?
――
人间众生本诸圣,忘了道情恋迷情,
气动名为风,情动意生识,情义本一家,情动意不动。
――
比方入初定,不能教于人,汝尚未此,何敢言此情?
――
――
亦如人间人,贵贱或妍媸,身心相有别,知识性无别。
不消身而安,不消心而止,暂得一歇息,不安止于安。
虚室生白,吉利止止,吉利现则是明,吉利不现,不名为明。
深思自心中,何事可计算,或静或不静,何必求于静?
比方学知识,而迷不自识,比方一明镜,见人不见己。
无始无终无人间,诸圣心动共感生,
于静观中,自观其心,亦如睁目而观虚空,虚空生风,卷起黄沙,人乃得见,知是风形,若人自观其心,情意当中,乃有一片灵动之情,情动而生识,识动而生知,知转而作想,思惟即成。
颂:
所谓心定者,非定认识也,心随便用识,而住意境中。
情思无罪恶,罪在滥情思,善恶识无患,善恶性迷心。
或有愿离世,或有愿住世,各依自心性,将心合道情。
婴儿本天真,渐次长成人,学染于知识,知识本无染,识心之情性,自生染著也,今息知识情性心,反见于天真表情,见此天真,复将情性,反还于天真,统统情识,天然天真。
题引:
以无三别故,三世别离现,三世无不同,当下即三世。
复如三世者,过现及将来,皆自有当下,当下演三别。
知妄而不能顺真知见,则是妄风俗重,阴质多有,懒惰、怠惰、无知、怯懦,欲取捷径,心则怯懦,不敢应难而上,故当知耻而后勇,奋图强。
大家自故意,自心自有想,莫以汝自想,套入于贰心。
畴昔亦当下,现在亦当下,将来亦当下,当下自无别。
此道非来去,非仙亦非神,无来亦无归,不升亦不降。
云聚雨始下,比方人出世,水滴渐生长,复如人一世。
功中有象,其功亦有相,功有景,其景亦有相,比方初静定,于初定之境,另有无量数静定气象,或深或浅,或见白或见黑,当观其想,若离自心而重视于相,则落幻景中,然亦不该怯懦于幻而惊骇,见幻知幻,见想知心,自处涵容,等观统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