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那名字就已是美轮美奂了,不知真点起火来是如何的奇景,我捏着拳,抵在略微冲动的胸前,连师父掩口笑看的神采都未曾留意到。
我遵循徒弟的叮咛讨要了奇特的药资,那家人自是满口答允,毫不含混。
我提着裙裾从屋子里一起小跑来时,徒弟已在前堂候等,他微浅笑着将我打量了一番,点头道:“阿心长高了,快长成个娇娘了。”
那家人甚是取信,今后每一年的元夕半夜,我在后院一昂首便能瞥见临安城郊阵势高处那一哄而散的残暴。也不知哪一年,我俄然认识到,为何那年的年节使我格外欢畅,除了平空而来的那枝腊梅,另有这岁岁践约而至的“药资”,教我每见便能忆起同徒弟一道过年节的欢愉日子。
起先我还当是这“火树银花”的一个噱头,可垂垂地便觉不对劲,楼下的惊叫声变成了锋利的惨叫,有人慌镇静张地跑开,有人哭喊着突入人群。
既不吃酒,也看不上佐酒吃食,那上酒坊来做甚么,内里的热烈我尚未看够呢。我悄悄嘀咕了一句,打起避风的帘子,伏在桌案上,透过雕花的围栏贪看外头的流光溢彩。
那“火树银花”公然不孤负人等这好久,一层层地燃上去,真真是开了一树的火花,都雅得我连呼吸都快忘了。
元夕日下午,铺子里委实是清净空荡,我闲来无事,便学着玉枝家,揉了些糯米齑粉,搓圆子。
“他这火毒常常发作起来便要仰赖我们朱心堂的药,别家的药只怕无功效,他若失期,你尽管不予他药解痛便是。”徒弟低声笑道,从桌案边起家悠然拜别。
楼下慌镇静张的鼓噪从街上移进了大堂,我忙拿着药提裙下楼。店东的家人、店里的小厮仆婢公然为年节中请不到医,无处购药急得团团转。
我仿佛是听错了普通,怔了好几息,方才欢乐地轻跃起来,勾住徒弟的胳膊直晃,引来他好一阵嘲弄。
我一起看着热烈,连看路的空地都没有,只拽着徒弟的衣袖,任由他带着我走,直至到了一家三层的酒坊前,停了步,我才回过神来。
我饶有兴趣地倚在窗栏边,看上面的人将大大小小的花炮摆成一棵树的模样,周遭瞧热烈的人围成了一大圈,模糊闻声有人说这有个说法,唤作“火树银花”。
徒弟啜了口酒水,摇着头便放下了。我自斟了一盏尝过,公然与那少康瓮所出的不成同日而语。
及元夕这一日,年节中最是欢娱的时候便到了。统统的人都在为夜间游灯镇静不已,这却与朱心堂无关,即便年节中无人来买药问诊,徒弟也对峙卯时开店酉时闭店,为此还惹了对街张屠户家的娘子不欢畅,嫌倒霉。
好轻易盼到酉时,吴甲殷乙不喜热烈,下了门板就在铺子守着。我特地择了一袭葱白的衣裙,罩了一身朱红的对襟及膝比肩,在腰间束上与衣裙同色的丝绦。对镜梳了个灵蛇云髻,竟想不起上一回当真打扮是甚么时候的事。
徒弟侧头想了想,忽笑问道:“花炮可都雅?”
徒弟一欢畅,随口便道:“酉时闭店后,我们去见地一回临安府的富强。”
他顺手从腊梅枝条上折下一小枝饱满的花簇头,簪进我光光的发髻中,非常对劲地携我出门。
徒弟这般说,我便晓得他不肯与人多啰嗦,特别是那些千恩万谢的话,说的人非说不成,实则他并不爱听。但是,他又是如何得知彻夜这间酒坊会有这么一场祸事?还事前带了药出来。
扭转如飞的走马灯,流苏垂珠的彩珠灯,五彩妆染的罗帛灯,剔透无骨的琉璃灯……直晃得我目炫狼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