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这用饭来讲,很多京中官吏人家都有各房媳妇儿捧杯安箸服侍人的端方,并不准女媳退席。可霍家就不讲这一套,用饭的时候各房东子们呼啦啦往大圆桌上一坐,也不讲究甚么食不言寝不语,两坛子惠泉酒摆上来,谈笑恢弘推杯换盏,用老公爷的话讲,“民以食为天,倘或连吃顿饭都不安闲,那人活着另有甚么意义!”
好久没吃过如许烈性的酒。这烧刀子方才入口,霍青毓只感觉有一把火从嗓子眼一向烧到心口窝儿,脸上腾地出现了红晕,整小我也都晕晕乎乎地,身形微微地摇摆不住――倒是这副身子从未饮过如此烈酒的原因。
但是霍青毓言之凿凿,语出有据,也由不得人不信。
“……没把我当自家人……”
说实话移魂夺舍一事过分蹊跷荒诞,别说是外人,便是他们这些自家人,听了这一番话都是晕晕乎乎地将信将疑,再加上自霍青毓现身以来,言谈举止音容笑容也不与昔日相类,这些人也怕霍青毓的言语不尽不实。再说句不惮以歹意揣摩民气的话――
霍家是行伍出身,没有那么多端方,即便是承公袭爵,宦海走动来家眷来往时重视礼数,自家关起门来,仍旧如畴前普通无二。
更有一层深意,便是梁国公府家大业大,各房东子们白日忙于公事向少聚在一起,倘或用饭时还被端方拘束着不敢言语,长此以往,只怕连骨肉情分都冷了。
各房长辈平辈们轰然笑应,因而小丫头子躬身上前,撤下惠泉酒并喝酒的小杯子,另换了烧刀子并大海碗来。
“……我他娘的招谁惹谁了!”
说完这句话,二叔二婶当真放下了酒碗,意欲坐下。
梁国公屏退众下人,亲身给霍青毓倒满了一碗酒,霍青毓忙起家恭恭敬敬地双手碰碗,梁国公举起酒碗和霍青毓碰了碰,另一只手重重地拍了拍霍青毓的肩膀道:“女儿你刻苦了。这杯酒当爹的敬你,此后你还是我们霍家千娇万宠的七娘子,谁敢给你不痛快,先问过我们霍家同分歧意!”
一句话落,霍家三嫂早已是柳眉倒竖,冷眼看着霍青霄。霍青霄吓得连连摆手,点头苦笑道:“你别听七妹瞎扯,我可没置外宅……不对,我是在内里置了个宅子,但不是养外室……”
可见老国公定下的端方固然浑厚,倒是正对民气。
这一顿饭吃的极其畅快。
霍青毓还没来得及吃口菜喘喘气,梁国公夫人也起家替霍青毓倒了一碗酒,本身也倒了一碗酒要敬,霍青毓赶紧躬身捧碗,这一杯酒下肚,霍家二房的叔叔婶婶也笑着起家道:“该我们了。”
而霍氏一族也正因着这一套端方,于斑斓膏腴的都城地界儿泡了这么多年,也多数没有忘本。更不像很多突然繁华起来的功劳官吏,只因子孙不肖被眼吧前儿的繁华迷了眼,心生嫌隙祸起萧墙,再加上有人决计撺掇,这还没几年工夫,家道就已式微了下来。
莫不如趁用饭时灌上几杯酒,有怨的道怨,没怨的闲扯,便是哪句话说不对味儿,趁着酒劲儿到天井里好好打一场,甚么郁气都散了。
既是将信将疑,总得想体例证明一番,不然自家人相处时也要遮讳饰掩地瞎揣摩,岂不是自找罪受?
因此霍青毓被霍老太君压着往席上这么一座,霍青霄刚要给霍青毓倒酒,梁国公立即低垂着声音叮咛道:“这大喜的日子,喝甚么惠泉酒。绵轻柔的便是喝上十斤也醉不了人。且把我从西北带返来的烧刀子拿上来。再拿大碗来,我们明天喝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