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相较之下,他常在蜀国境内游走,比之南梁与元蒙,则更加熟谙靠近一些。
清原警告道:“你须牢记,他也是蜀国中不成忽视的一名。”
“我记着了。”
而山魈则听得当真,低着头,只是时而应两声。
倒是小瑜,有些惊诧的动机。
葛老先生的意义是,入城以后,先寻个处所吃些东西,定下借宿的处所,然后再寻明日去往源镜城的车马。
但是她心目中的各方局势以及各方人物,大多以较为浅显易懂的印象,记在心中。
两国意欲共争天下。
关于这点,便是平常百姓都晓得的。
人丁,军费,粮食,等等物事,都遭此人制衡。
而上方有个平话先生,手执折扇,指指导点,侃侃而谈。
“本来蜀国空前强大,三国当中以此为首。而丞相葛尚明,运筹帷幄,智计极高,他既持内政,又掌兵权在手,一片安定强大,何如交战途中,抱病而亡。”
因此清原报告得较为详细。
山魈听先生一一说来,记了好久,然后应道。
“你我脚下地点境内,乃是蜀国之国土。”
在官方传播的故事及传言,若倒霉于国,自是被掐断在抽芽当中。
至于那些不能鼓吹的秘辛,哪怕传了出来,也会有人及时封口,乃至于灭口。
酒楼当中虽非座无虚席,但也颇是热烈。
葛老哼了一声,说道:“昔年相爷在时,尚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未想……至相爷逝后,竟被此人钻了空子,把持内政。”
说到这里,清原顿了一顿,然后语气减轻了些,“姜柏鉴此人,原是梁国将领,出身天水县,素有才气,但是在梁国倍受猜忌。厥后葛相攻破天水,将天水划入蜀国境内,才将之收伏。”
清原等人坐在靠窗位置,点了几盘小菜,一壶茶水,然后谛听之下,却发觉那平话先生所讲的,不是旁人,而是蜀国右将军严宇。
清原偏过甚,看山魈满面苍茫,说道:“你既然随我出世,也不能一无所知,且先寻个处所落脚,我路上与你细说。”
……
山魈听闻严宇这个名字,发觉先生的语气,也有少量窜改。
“竟敢言谈国之重将?”
清原缓缓说道:“但葛相身后,姜柏鉴毕竟一介降将,资格不敷,故而兵权被葛相之子葛盏所持。”
“此人在蜀国中权势滔天,就连给他府中送菜的酒楼老板的一个远亲,都能借他的名字胡作非为,可见气势之高。”
是以蜀国两位将军之间的分歧,倒还谈不上秘辛。
又有百姓因战乱烽火,名不聊生,四方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顿了顿,清原又点头低笑,说道:“时至现在,就连蜀国大将军姜柏鉴都无可何如,反而遭了他的制衡。”
一行人来到酒楼处。
清原说道:“现在的局势里,姜柏鉴乃是蜀国大将军,执掌大部分兵权,至于另一部分兵权,则在右将军严宇手中。别的小部分兵权,较为散碎,暂不必理睬。”
当今天下三分,而他原是天上仙宫降下之人,不属于哪一方。
山魈点了点头。
当年葛相逝后,非论葛盏,还是姜柏鉴,或是严宇,都在争夺蜀国的兵权。当时胡皓遭到蜀帝信赖,顺势把持内政,广结翅膀。
清原想了想,又说道:“至于先前所说的胡皓,乃是一个寺人,曾是梁国之人,后被摈除,沦落蜀国。”
只不过,胆敢堂而皇之地当平话来讲,也未免过分有恃无恐了。
“但是以前大败,国力孱羸,他只得勤勤奋恳,勉强把持当前局势,未有显赫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