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时,长剑如虹,长刀若雪,刀鸣剑啸,声震四野!
飞至山岗下时,笛曲恰好停止。
当癸城守将伏桓率世人赶到城楼时,便见劈面东军已布阵以待,盔甲如银,红缨似火,气势滔天,城楼上诸将看得一阵心惊肉跳。
正在这时,蓦地一缕清澈的笛音飘来,淡淡的却在这沉默死寂的疆场上分外清楚,一时统统人无不惊奇。
那喝声在六合间荡起隆隆反响,仿能撼天动地,直震得玹城之上民气惶惑。
“快!”东军趁此机遇,敏捷爬上了城楼,比及北军反应过来时,面前已尽是银甲霍霍的东军,刹时便是刀光剑影,浴血厮杀。
而伏桓的败亡,对于北海的打击却几近是致命的。
“儿郎们,与朕取下癸城。”那语气非常平常,那声音亦不昂扬,可当那手悄悄挥下,自有君临天下之王者气势。
中午,“咚!咚!咚!”
山岗上,风独影瞻仰夜空,星月明灿,心头欣然失落。
七月八日,东始修攻破佃城。
而冲上了城楼的东军杀倒仇敌后,即冲进了闸楼,放下了吊桥。
这一战,固然东始修说了要正面强攻,但他亦清楚,已无退路挟破釜沉舟之决计的伏桓必是死守,那样,即算他能拿下癸城,必也会丧失惨痛。
“本将北海伏桓。”伏桓朗声大喝。
******
“不好!快!盾甲!”伏桓一声大喝。
笛音轻淡缠绵,仿佛是微雨天降,飘飘荡扬洒落疆场,朦昏黄胧里带出一丝微冷的哀伤,就好似是彼苍在替这些沉默着的兵士在抽泣,将心中的惊骇与哀痛和着这雨线似的笛音缓缓倾泄。半晌笛音俄然一转,变得轻隽超脱,仿佛是轻风拂过,吹开了迷蒙雨雾,吹去了忧愁哀痛,清清泠泠的,让人刹时性空心明;而后笛音又一转,倒是变得轻柔清谧,仿佛是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悄悄的安抚着这些倦怠的孩子,闻者如被母亲拥于怀中,那般的暖和安然……
看那人,一剑便告终悍勇的北海大将!
东始修闻言看了徐史一眼,手一抬,龙荼即捧笔上前,他接过笔,顺手从披风上撕下一块,就以龙荼的背为案,挥笔而下,便是龙飞凤舞一行大字。写好了,提着顶风一展,右手再伸,龙荼即奉上了弓箭,拉开长弓时,他转首看了一眼徐史,道:“二十万铁骑已直逼北海王都,天生派头还需彰显?灭国期近,莫非北海王还不知朕之威?”
“叮!”目睹剑光袭来,伏桓赶快举刀一档,剑光散去之际,只瞥见一双冰亮如星凛烈如焰的眼睛。
******
《东书?本纪?威烈帝传》记:元鼎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帝率军攻破癸城,守将伏桓毙于凤影将军剑下。
此人是谁?为安在此吹笛?
不管她这平天生立多大的功业,不管今后史乘给她多高的评价,这些都抹不去她身上的罪衅,她的手上沾满着洗不净的鲜血,她的剑上缠绕着无数亡魂,这平生,杀孽如山之重,亦如影随行。
当时候,在东军的火线,远远的山坡上,一人独立,眺望城楼之上。
是以,当癸城里的北军长弓如满月,刀剑出鞘若霜雪,滚木擂石堆满城头时,劈面的东军却并没顿时冲过来,而是阵前推出了数百床强弩。
东军策动守势,北军严阵以待。
……
至八月六日,风独影与东始修两路雄师会于玹城,以合围之势围住了北海的王都。
东军终究要攻城了?!
七月十一日,风独影抵颧城,守将开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