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见孙策趾高气扬在堂屋内来回兜圈,如幼时普通,毫无嫌隙,心中一暖,嘴上却只问:“不请自来,怕是又有甚么烂摊子要我陪你接罢?”
贩子上笑语盈盈,暗香浮动,俄然间,门路绝顶传来一阵模糊的马蹄声,世人循名誉去,只见一匹毛色油亮的大宛驹驮着一银枪少年横冲直闯,向人群奔驰而来。
谈笑间,一名体貌魁伟,满头灰发,鼻直口方的男人驾车而来,行至老宅门口,将车马交予小童,径直走入天井,大声喊道:“公瑾老弟!”
周瑜见孙策揩摸着腕上的“卍”字疤痕,就晓得贰表情欠佳,转向鲁肃道:“多谢子敬兄,说了半晌话,喝口茶润润嗓子罢。”
距赤壁之战十五年前,即汉献帝初平四年,乱世飘萍,民生痛苦,将星陨落已有五载,坊间民巷中却仍歌颂着孙坚先讨黄巾,再伐董卓的义举。百姓们等候再有豪杰降世,挽救八方痛苦,等来的却只要无止尽的杀伐。
周瑜泡茶的手一抖,哑然发笑:“鲁兄不过大我三岁,于你只大两岁,你如何喊人家叔伯?”
眉宇坚朗如峰,直入青鬓,薄唇微抿,眸色清澈通俗,有如巢湖暗涌之水。此人端倪漂亮如画,身量倒是苗条紧实,一看便知身怀技艺。划子内,铜剑斜矗,与仆人一道,映着碧玉湖水,对影成双。
周瑜所言不假,居巢固然阔别战乱,却因阵势启事耕地不敷。中原烽火频繁,米价飞升,远在江南的居巢备受其害,客岁寒冬县里有半数县民无米粮越冬。此人是官宦以后,家中又有人经商,家底殷实。生逢乱世,这位仁兄见百姓不幸,不治产业,反而卖地买粮,周济穷户,一时候名声在外。与周瑜了解后,他二话不说就将家中两仓米粮中的一仓共三千斛相赠。县府开仓赈灾,居巢百姓才得以安度隆冬。
听到说话转入本身感兴趣的正题,孙策忙问:“鲁兄可曾看清家父遇害颠末?”
这少年恰是来居巢找周瑜的孙策,他明显没曾想到庙会竟有这么多人,想要勒马却为时已晚,人群熙熙攘攘,闪避不及。目睹骏马就要撞上游走的人群,孙策急中生智,尽力拉紧缰绳,向旁侧一转,大宛马骐骥一跃,踩上了路旁的菜摊子。马儿受了惊,顺着横亘的薄木质菜摊一起腾跃向前,踏翻了竹筐踢撒了醴浆,搞得孙策非常狼狈。
孙策斜倚坐下,笑得滑头又喜庆:“难怪连我母亲都说,你是这世上最体味我的人。不过这事倒真算不得甚么烂摊子:我筹算去寿春找袁术,讨回我父亲的军队,你跟我一起去罢。”
虽是三进院落,却只要老妇与小童两人服侍。老宅前庭种着几棵稀少的牡丹,此地泥土瘠薄,不宜莳植此花,周瑜操心顾问,却只开出了班驳的几小朵,在昏黄烟雨中显得楚楚不幸。
“少将军不必客气,鲁某名肃字子敬,因为敬慕老将军风华,投笔从戎,插手了老将军麾下!想当年老将军率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苦战大谷关,身先士卒击溃华雄,直捣洛阳城,何其风景!本日鲁某能见到少将军,能够算是平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