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儿抬眼望之柴荣,姣美的脸庞竟出现一丝沧桑,忍不住问:“荣哥儿对此地如此熟谙,莫非此前来过?”
柴荣肃言正色道:“符儿妄言甚矣!岁修已至一月,宝瓶口以下储水已尽。若此时水阻,千里良田不得溉灌,万里沃野始变荒坡,饿殍遍野、民气惶惑,而后国衰民弱引他国进犯,‘水旱从人、不知饥荒’的天府之国便会战事频繁、生灵涂炭了。”
柴荣道:“为人做事,凡是怀揣仁爱之心,便能得上天之助。正如脚下踩踏之离堆与隔江相望之玉垒,古时曾为一体,后因筑堰而开凿。主持凿山的李太守为减轻民力、节流光阴,采聪明之法于岩石上开沟挖槽,大火灼烧,雪水泼浇,以冰火相激之法敏捷令山石碎裂,这才凿开了内江引水的咽喉,俗称‘宝瓶口’,岷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于无声处泽润天府。”
柴荣不得不承认符儿所言不假,先前是飞沙堰处鬼影以聚,乃是一行身背堰石之人伪立而障目,以便腹内贼子行轻易之事。其间趁官骑沿线警示方过,世人聚之鱼咀,无人视之宝瓶,遂改一行身披青草之人掩映,另一行人俯身以凿壁。
少时,官骑二旬禁令已至。贼兵垂垂撤离宝瓶,纷繁左上玉垒,右行离堆,隐而不见踪迹。柴荣与符儿这才潜行珍宝瓶,乍见沿河石壁上竟被硬生生造出万千孔洞,每孔间已堆埋一二枚竹筒火药,火线自宝瓶经飞沙堰乃至鱼咀。
木鱼子曰:智者不妄智,仁者以爱人,人间无战亦无乱矣。
礼毕,荣哥儿拉符儿逆人群而上,来至人迹罕至的临江弃亭。
符儿不平道:“难到眼看着他们作歹不成?”
“荣哥儿!荣哥儿!”符儿见柴荣兀地愣住,不知情地在柴荣面前闲逛动手心。
符儿慨叹道:“能把如此刁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实在有惊人之力。”
是日,巧遇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因古堰岁修提早完工,便将“放水节”与“天仓节”合,是为大祀,按古俗则应前后祭拜水神、谷神与仓神。
柴荣回过神来,神情严厉道:“吾观乎飞沙堰处有异,mm眼力尚佳,视之如何?”符儿率性道:“先前便告之哥哥脚踩山崖底下人头攒动、多之如蚁,哥哥恰好不信。此若奉告堰下有鬼,哥哥是否觉得符儿出言傲慢?”
“此亭本名之观澜亭,远眺可观古堰全景,却于战乱中毁弃。”柴荣黯然道。
柴荣道:“正因如此,才需第二道门槛--飞沙神堰。当江水奔驰,至此便成涡漩回环,其力之壮可将千斤巨石和水带泥飞旋出将。更有甚者,则自行溃堤让江水泄洪于外道,回归岷水正流,以保百姓不受灾害。”
“姓‘悟’,悟道之悟!悟儿是也!”
符儿一嗔:“若不姓符,姓何?”
符儿顺绳寻视,终究发明绳头位置地点:两端皆背鱼咀而藏宝瓶出山口,一头居玉垒,一头结离堆。离堆处绳头足有碗大小,符儿先行覆沙以唤柴荣:“荣哥儿,覆绳头便可!”柴荣点头报命,出于玉垒侧,与符儿并肩。
符儿似有所悟道:“人之不死,食五谷,饮良泉,清宿便。至于精力,儒家讲‘三省吾身’,道家讲‘涤除玄览’,佛家讲‘勤打扫’,皆通古堰不死之理。”
符儿嘲笑道:“这般人好生笨拙!既然古堰浑然一体,破其任一亏弱处便可。何不在常日里于凤栖窝处巨石以填,泥沙淤积渐而阻水,人不知鬼不觉。何必弄得千人凿壁万火焚山这般大动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