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赏的,就是毒你也得给我喝了。”谢氏瞪女儿,嘴角却挂着笑,“我就说听乾王殿下的没错!他一个大男人,怎会操心网罗女儿家的布料?定是为了你进宫的事,特地向太后娘娘讨的上贡好物,送了给你。”
言外之意,新常青不再受命别人,更不会再像旧常青似的,事事向王嬷嬷禀报。
倒是乾王殿下,这过年前后,怕是不得安逸。”
这位李二蜜斯年纪虽小了点,却有大师做派,接旨时温馨而灵巧,涓滴不见慌乱。
这日入夜,李子昌脚步生风的进正院时,已过晚膳时分。
明显这两人都是憨货,行事略呆萌。
自有李福办理厚赏,送走宣旨寺人一行。
不但给她送了个有力的外援,还顺带震慑了常福和常缘。
谢氏喊来谢妈妈,分了半碗粥出来,“你亲身跑一趟康家,跟姝儿说清楚懿旨和赏粥的事,免得她担忧英哥儿。”
李英歌莫名其妙。
“这我倒不担忧。”李子昌摆手,嗤笑道,“太后娘娘是甚么人,想见谁哪儿用提早小半个月就下旨?也就那些无知妇人想不到这一层,净拿乾王府的传言说事,非议我们英哥儿也不嫌臊得慌。”
送个一样叫常青的丫环,是敲打她们,时候服膺旧人经验。
女儿曾痴傻的事,谢氏之前瞒得死死的,以后各种更是半点没流露。
他就对谢氏道,“你把英哥儿教得很好,这段日子经了事,全没之前的怯懦机器,极好。”
他是万寿宫的总管大寺人,天然晓得这事是萧寒潜求太后办的。
萧寒潜再次安插人护李英歌,却将掌控权全权奉上。
谢氏大手一挥,笑呵呵地让人直接去东跨院。
李英歌讶然。
这份殷勤细心,如果她真是个小女孩儿,定会被他打动吧!
太后宣李英歌除夕日进宫觐见,随谢氏一同入除夕宫宴。
朝中就算有人风传乾王府的八卦,也不会去非议个半大孩子。
李英歌表情庞大的送走小福全儿。
她带常青去谢氏那边过了明路,就开端埋头做针线,一为萧寒潜,二为进宫。
小福全儿摆手道,“小王妃别折煞她了,王爷不过是借外务府和学端方的名头,送她给您当丫环使唤,顶常青的缺。”
李英歌五味杂陈,抬头喝干腊八粥。
常福和常缘恭声应是。
“李夫人不必多礼。”宣旨寺人婉拒,视野转到李英歌身上,不由悄悄点头。
他扶住给他存候的李英歌,摸着她的头赞道,“好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李英歌万事不睬,用心办理穿用。
谢氏再次本相。
萧寒潜对她好,她也不会让他丢脸。
谢氏就没接话,只道,“老爷可贵早回,是为太后娘娘下旨的事?老爷放心,这事是乾王殿下的意义。”
李子昌一见李英歌就慈爱地笑。
谢氏有些不安,不知太后俄然召见李英歌,是好是坏。
李英歌正陪着谢氏喝茶消食。
他得知萧寒潜送礼又送人,欣喜萧寒潜对女儿的好,加上李府借住有功,更加感觉东风对劲。
小福全儿却目光如电,盯着常福和常缘道,“王爷要我转告你们,别忘了之前阿谁常青是甚么了局。王爷能为小王妃措置一个,就能为小王妃再措置两个,三个。”
次日一早,李福又来报,“乾王殿下命人送了个外务府的宫女来,说是送给二蜜斯使唤,恰好学学进宫的端方。”
李子昌却志对劲满。
李英歌哂笑,不得不承认萧寒潜对人好起来,当真是手腕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