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有人,就故意计,更何况是贩子呢?无奸不商,可不是废话呢。
只是没想到,这群粮商的胆量也是真大,竟能赚那么多钱。
明白了“无本买卖”以后,陈华倒是有些可惜的看着五个箱子,感喟道:“唉,可惜了,毕竟是官粮售卖,总要给户部那边送一些银钱交代,不然就成了本官贪污,倒是可惜啊。”
并且哀鸿们也挺好,虽说扣掉了一些,本该是直接发放给他们的粮食,但起码本地的粮价下来了,但凡是家里有点余钱的,都能买到粮食,岂不美哉。咳咳,起码各位大人们是如许以为的。
当然了,有内阁首辅南郭奋的带头,各大学士的批评多数是表示赞美的,看来,不出不测的话,等陈华回京,户部尚书的位置是跑不了了。
而现在,陈华就已经很高兴了,一张胖脸光辉的笑开了花。
此计甚妙,妙就妙在不但布施了哀鸿,恩德了民生,并且还能让陈华大赚一笔不测之财。
便宜的官粮卖光了,但是哀鸿们还要买粮用饭啊,这不,粮店里另有私粮嘛,您爱买不买,毕竟这私粮的代价但是降了很多,砸锅卖铁还是能买得起的。
因为,方先生回访了,是带着利润分红,回访的。
嘿嘿,这就是前面讲的,官粮由官府订价,但是真正卖起来的时候,究竟有多少是低价官粮,多少是高价私粮,就由粮行说了算的。
售卖官粮,需求给户部那边送去卖粮赚的钱。晓得陈华是心疼这二十三万两要分给户部一部分,方先生便轻笑道:“大人勿忧,只需交给户部三万便可。”
一言说出,顿时令陈华松了一口气。确切,平常的商品买卖另有个货色进价,但是发放给粮商们代卖的粮食但是直接从赈灾官粮里抽出来送畴昔的,不需求任何本钱价。
陈华听出来了,毕竟这类事情他之前也没少干。就是说,本来发给粮商的官粮是很多的,但是粮商们为了多赢利,便限定每日的官粮售***现在天只卖三石官粮,但是官粮的代价很便宜,这便是量寡价优。
而献计的方先生,作为中间人,不但挽救了即将崩塌的庐州府粮食市场,获得同业感激,并且也能赚取一些中间利润。
即便是老狐狸南郭奋,也不得不点头微赞,“看来太子殿下用人还是不错的,单凭此策,这个陈华担负户部尚书就已经是足矣。”
“咳咳,大人!”
“多少?二十三万两!”陈华有些蒙了,固然早就晓得一粮三分的战略会带来财产,但是没想到竟然会带来如此庞大的一笔财产!
前面讲到,庐州府本地粮商方良方先生,见到陈华以后,献上了“一粮三分”的奇策。
赈灾之粮分为三份,一份直接发放,布施灾黎。一份添补州府粮库,以作备用。最后一份,交由本地粮行代为出售,以此来抬高粮价,均衡市场,恩德百姓。
“大人,未几,不过是戋戋二十三万两白银罢了。”方先生倒是淡定多了。
说完以后,陈华笑眯眯的看向五个大箱子,内心策画着上交给户部三万两,再送给太子五万两,最后再办理同僚两万两,还能剩下十三万两,真是美滋滋。
当然了,所谓的降得很多,实在粮价还是远高于其他处所的粮价的,只是相对于之前降落了很多,毕竟要呼应官府号令嘛。
晓得陈华的顾虑,方先生自傲的说道:“大人敬存候心,各个粮行的帐本支出都做的非常工致,不会被人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