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及品服
清朝的太病院,轨制大抵以下:
御药局“掌两都行箧药饵”。内设达鲁花赤一人、局使二人、副使二人。
元朝统治者对医学办理相称正视,医学轨制较周到,机构扩大,并大幅度进步医官品阶及职位。太病院之品级进步到正二品,内有院使、同知、金院、同金、院判、经历、都事、照磨等,官阶正二品至正八品,另设令史、译史、知印、通史、宣使等职。
康熙十年(1671年)决定,御药房不再附属太病院,直接划归外务府,这是个较大的变动。御药房直接划归外务府后,其所需之药品,每月两次,按利用的种类、数量,则径向太病院传取。每三个月,缮折奏销一次。至于御药房配制药物所用的食品、树枝及器具等,则向有关司署传用。如所用红枣、胶枣、荔枝、龙眼等,行掌仪司(掌内庭礼乐之事,并考核寺品德级);兔雀等,行都虞司(总管内府山泽之事),等等。
太病院的文物
御香局“掌修和御用诸香”。内有提点一人、司令一人。
金元期间编辑
明清期间编辑
多数惠民局“掌收官钱运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穷户”。另有上都惠民局,其任务与多数者类似,各设提点一人、司令一人。
行御药局“掌行箧药饵”。内设达鲁花赤一人、大使二人、副使三人。
两具铜人,在战乱中失落其一,所存一具,藏于明太病院的药王庙里,但这具铜人,是经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年)重新修铸过的。这些前朝遗物,因年代长远,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石刻笔迹已漫漶不清,铜像睮穴也已暗淡莫辨。明英宗号令新建太病院时,砻石范铜,重修《针灸图经》石刻和仿铸针灸铜人,置于院署,以供法度。明嘉靖时,针灸学家高武曾铸有铜人三具,男妇孺子各一。明万历中,医官杨继洲,又于太病院铸铜人一具。以是自北宋以来,前后共有针灸铜人七具。清末地安门外太病院新署“铜神庙”内供置的不知是哪一具铜人。
太病院的沿革及其轨制
官医提举司办理有关医户及差役有关诉官司宜。共设四所,别离位于多数、保定、彰德、东划一四路。各所均设有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二人。在天下十路也各设一所。
广惠司“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以疗诸宿卫士”。内设卿四人,为正三品,少卿二人、二人、经历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司下设多数及上都回回药物院各一所,并由达鲁花赤一人、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卖力,专门掌管回回药物事。
太病院下辖八个机构:
明、清期间正阳门(俗称前门)内的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一带,曾是很多衙署的地点地。在这老百姓望而生畏的处所,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机构,那就是为皇家治病的太病院。
太病院当代医疗机构称呼,是专为上层封建统治阶层办事的医政及医疗保健构造。太病院始设于金代,附属于宣徽院。太病院的最高长官是太病院提点(正五品),下设使,副使,判官等,“掌诸医药,总判院事。”别的,太病院中还设管勾主管医学教诲,另还设有各种称呼的太医和医官。
明太病院的三皇庙内,曾有元元贞年间(1295-1296年)所镌、宋王惟德撰《铜人睮穴针灸图经》全文的石刻,其碑之题篆为宋仁宗的御书。石刻是元惠宗至元年间(1335—1340年)自汴梁(今开封)移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