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之最贵者为宝石釉。宝石釉含有红、绿、蓝、紫各色之分歧。世俗只以红色为宝石釉,岂知绿、蓝、紫各色亦皆有之。
清朝瓷款有以堂名或斋名者,大略皆用楷书,其成品之人有四类,一帝王、二亲贵、三名流而达官者,四雅近良工等是也。兹分言之:其属于帝王者,康熙时,有乾惕斋,中和堂,乾隆时,有静镜堂、养和堂、敬慎堂、彩华堂、彩秀堂、古月轩等,皆内府堂名也。属于亲贵者,康熙时,有拙存斋、绍闻堂,雍乾时,有畏敬堂、正谊书屋、东园、文石山房、瑶华道人、红荔山房、友棠淡砚,书屋;乾嘉时,有安好斋、宁晋斋、宁远斋、德诚斋;嘉道时,有慎德堂、植本堂、行有恒堂、十砚斋、 竹仆人、文甫珍玩等,皆亲贵诸王之成品也。又康熙时有深收藏; 乾嘉时有略园、荔庄、坦斋、明远堂、百一斋; 道光时,有听雨堂、惜阴堂等,皆驰名于时,惜主制者不详,无从道其原委也。属于名流达官者,乾隆时有雅雨堂、卢雅雨故物也; 玉杯书屋,董蔗林所制也; 听松庐者,张南山所制也。其属于雅匠良工者,则有宝啬斋、陈国治、王炳荣、李裕元等,皆良工之闻名者,故以姓名代款焉。清末有风雅斋三字款者,乃孝钦后之制器,似不属于前四者当中,而另为一格焉。
开片仿哥之粗糙者,谓之冰纹;开大片而瓷色发红者,谓之格瓷。
雍正一代,情势较之康熙为少,计有六字双圈、四字无边栏、四字方边、六字凹雕、四字凹雕、六字单圈、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红字、白地蓝字、楷书、篆书、虞永兴体、宋椠体、图书款、方栏内不成认之字、满文、回文、喇嘛文等各式笔墨款,别的,亦有各种花形、物形等图形者,其种类大略与康窑不异。
单圈、双圈、无圈、栏双边、正方形、双边、长方形、凸雕、凹雕、地挂白釉字,挂黑釉地与字统挂一色釉、白地写蓝字、白地写红字、绿地写红字,楷字、篆书、半行楷、虞永兴体、宋椠体、欧王体,红紫色款、天青色款、湖水色款,沙底不挂釉而凹雕天字、方栏内不成认之字、满文、回文、喇嘛文等。
别的有所谓豆彩者,究意豆作何书,作何解释,言大家殊,有谓豆彩者,大略杂彩纹,独以豆青一色,古其多数,故纯色者,曰豆青。杂以他色者,曰豆彩。有谓为逗彩者,言其彩色碎点姘逗而成者也。又有谓为斗彩者,言杂彩鳞比,若斗者之争竞狠恶也。盍古者,瓷无专书,肆贾随便立名。瓷器名词不成文义者甚多,岂止一斗彩已也。
顺治仅一度开窑,瓷器甚少,其款字,均为楷书,其他极不易见。
康雍仿明各器多用原款,康器多书宣德,雍器多书成化,乃不掠前人之美非冒充也。
白有月白、鱼肚白、牙白、填白等。
彩色稠密,釉傅其上,微微凸起,谓之硬彩。粉彩别名软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